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七贞九烈的意思、七贞九烈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七贞九烈的解释

旧时形容妇女无比贞节刚烈,宁死不失身。《孽海花》第二一回:“当初讨我时候,就没有指望我甚么三从四德七贞九烈。”

词语分解

网络扩展解释

“七贞九烈”是一个汉语成语,读音为qī zhēn jiǔ liè,主要用于形容旧时妇女坚守贞节、刚烈不屈的品质,强调宁死也不失身的道德观念。

详细解释:

  1. 核心含义
    该成语指女性在传统道德约束下,以极端方式维护贞洁,如宁死不屈或抗拒压迫。其“七”和“九”并非具体数字,而是虚指程度之深。

  2. 出处与用法

    • 文学来源:最早见于元代李行道的杂剧《灰阑记》:“拼守着七贞九烈,怕甚么六问三推,一任他万打千敲。”
    • 示例:曾朴《孽海花》第21回中写道:“当初讨我的时候,就没有指望我甚么三从四德七贞九烈。”
    • 语法功能:多作宾语或定语,用于描述女性品德,如“她以七贞九烈闻名乡里”。
  3. 现代视角
    这一成语反映了封建时代对女性的道德束缚,带有历史局限性。当代语境中,其使用频率较低,更多作为文化现象或文学研究的对象。

补充说明:

如需进一步了解成语的演变或具体文献用例,可参考《灰阑记》原文或相关文学研究资料。

网络扩展解释二

七贞九烈

七贞九烈是一个成语,意思是指七位贞节高洁的女子和九种表现在战斗中所展现的勇猛。它用于形容女子贞青春美好、不负人夫,将士在战斗中奋勇杀敌。

拆分部首和笔画:
七(丶一丨)、贞(⺄一一)、九(乙二人)、烈(灬尸一夂)

来源:
七贞九烈这个成语源自《史记·卫将军骠骑列传》中的一则故事。据传,秦汉之际,有位叫王贞子的女子,丈夫因岁月征战早亡,丧偶后她守节不嫁,坚贞不屈。公元前206年朝鲜南部作战时,王贞子带领七位守贞节的女子,积极参与战斗,表现出了极高的勇敢和无畏精神。因此,七贞九烈成为形容女子贞节不屈和将士勇猛的代名词。

繁体:
七贞九烈(七貞九烈)

古时候汉字写法:
七贞九烈的古写法与现代基本相同,无太大变化。

例句:
她们被誉为时代的七贞,成为年轻女子们学习的榜样。
在战场上,勇敢的将士们表现出七贞九烈的精神,毫不畏惧地冲向敌人。

组词:
七零八落、贞洁、九天揽月、烈火烹油

近义词:
贞节、勇敢、坚毅

反义词:
放纵、怯懦、优柔寡断

别人正在浏览...

按扣败国彪虎獘窦並世秉职鄙族惨愦惨凛曹公槽头唱双簧倡优撤警饬催鸱鸺啜哄此恨绵绵惇帅冯驩铗风名否终则泰敷述好彩合骨和如琴瑟活性区蹇钝贾憎激薄停浇汲汲摇摇进脩纪事诳赏牢鼎乐施理工科立即陵人茅室蓬户美人迟暮民治曩年浓圈密点女牢贫狭情天孽海清严日常间入口手链树点顺劲私知岁暮踏花天文外帘官温室险阻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