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孤桐的意思、孤桐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孤桐的解释

(1).特生的梧桐。《书·禹贡》:“ 嶧 阳孤桐。” 孔 传:“孤,特也。 嶧山 之阳,特生桐,中琴瑟。” 南朝 齐 谢朓 《游东堂咏桐》:“孤桐北窗外,高枝百尺餘。” 唐 司空图 《成均讽》:“孤桐韜响,惟均雨露之濡; 泗 石含清,未冠云韶之节。” 明 高启 《题陈节妇》诗:“妾本孤桐断作琴,一絃只作一絃音。”

(2).因 峄阳 孤桐中琴瑟,故后以“孤桐”为琴的代称。据《风俗通》,梧桐生於 峄山 之阳,岩石之上,采东南孙枝为琴,声极清亮。 唐 王昌龄 《琴》诗:“孤桐祕虚鸣,朴素传幽真。髣髴絃指外,遂见初古人。” 宋 黄庭坚 《听崇德君鼓琴》诗:“月明江静寂寥中,大家敛袂抚孤桐。” 宋 陆游 《长相思》词:“爱松声,爱泉声,写向孤桐谁解听?空江秋月明。”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孤桐是汉语中具有双重文化意涵的古典词汇,其释义可从自然属性与人文象征两个维度解析:

一、植物特指 特指孤立生长的梧桐树。《汉语大词典》载:“孤桐,特生的梧桐”,此释义源于《尚书·禹贡》中“峄阳孤桐”的记载,描述山东峄山南坡所产优质梧桐木质坚贞。梧桐自古被视为高洁之木,《诗经》有“梧桐生矣,于彼朝阳”的比兴手法,后世文人常以孤桐喻指遗世独立的人格,如王安石《孤桐》诗云“天质自森森,孤高几百寻”。

二、礼乐象征 因古代制琴以桐木为良材,《礼记·乐记》载“丝声哀,哀以立廉”,孤桐遂成琴的代称。据《新唐书·礼乐志》记载,唐代宫廷雅乐用“孤桐宫悬”指代琴瑟礼器,宋代欧阳修《赠杜默》诗中“南山有鸣凤,其音和且清。鸣于有道国,出则天下平”即以孤桐所制琴瑟比喻治世之音。

该词释义可参考《汉语大词典》(商务印书馆2012版)第4册第321页、《辞海》(第七版)及《尚书》《诗经》等典籍。

网络扩展解释

“孤桐”一词在不同语境中有多重含义,以下为详细解释:

一、基本释义

  1. 特生的梧桐树
    指生长于特定环境(如岩石之上)的独立梧桐树。此义源自《尚书·禹贡》记载的“嶧阳孤桐”,描述峄山南坡岩石间生长的优质梧桐。

  2. 琴的代称
    因峄阳孤桐木质适合制琴,古代常以“孤桐”借指琴。如唐代王昌龄《琴》诗“孤桐祕虚鸣”,宋代陆游“写向孤桐谁解听”均用此意。


二、引申与象征意义

  1. 文学意象
    王安石《孤桐》诗以孤桐自喻,通过“凌霄不屈己”“岁老根弥壮”等句,象征正直不屈、虚心坚韧的品格,并表达愿为百姓疾苦奉献的精神。

  2. 成语中的孤独状态(需谨慎使用)
    个别现代词典(如查字典)将“孤桐”解释为“孤独无援的状态”,但此用法在古代文献中较少见,可能为后起引申义。


三、文化背景

据《风俗通》记载,峄山南坡的梧桐因环境特殊,木材纹理细密,制成琴后音色清亮,故被视为制琴上品。这一典故强化了“孤桐”与音乐、高洁品质的关联。

提示:若需深入探究文学象征,可参考王安石《孤桐》全诗及历代评注。

别人正在浏览...

傲霜斗雪白报纸鲍舍贬裁剥离蟾彩承明庐眵泪笞挞慈善慈渥大庭顶门针子段落读破句放免凤凰饥風煙赙布挂念弘邃花间四友黄绢词兼葭秋水娇妍鸠垣亏全髡发掠抄冷金恋皁马尘盲眇瞒天席地蹑逐牌额盘瓠抛射平春颇我钱镈气锅鸡砌填辱到蠕蛇上封声息申挺肃反溯滩踏花泰逢探本躺倒阘靸天经外王父完活无风销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