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抢劫。《宋书·夷蛮传·倭国》:“而 句驪 无道,图欲见吞,掠抄边隶,虔刘不已,每致稽滞,以失良风。” 北魏 崔鸿 《十六国春秋·后赵·徐龛》:“ 徐龕 , 太山 人也,勇果薄行,旧为劫盗者无不归之,公行掠抄,迅如风雨。”
关于“掠抄”一词,目前尚未在通用汉语词典和常见文献中找到明确释义。根据汉字拆分和语境推测,可能存在以下两种解释方向:
古汉语复合词的可能性
现代语境推测
由于该词未被收录进《现代汉语词典》及《汉语大词典》,建议:
注:若实际想表达"抄袭"相关内容,现代汉语常用"剽窃"()或"抄袭"()等规范表述。
《掠抄》是一个由两个汉字组成的词语。它的主要意思是指突然而又迅速地抢夺或搜刮他人的财物。
《掠抄》这个词的第一个字是“手”,表示这个动作是由手完成的。第二个字是“少”,表示抢夺或搜刮的对象是财物。它的拆分部首分别是左边的“扌”和右边的“少”,它们分别是“手”和“小”的简化形式。根据这个拆分,我们可以知道这个词的意思与手和财物有关。
根据笔画的拆分,“掠”的部首是“手”,它由3个笔画组成;“抄”的部首是“扌”,它也由3个笔画组成。
《掠抄》这个词的组合比较罕见,它在《康熙字典》中没有查到记录。它可能是一个相对较新的词汇,现代汉语中常用的词语。
在繁体字中,这个词的写法与简体字基本一致。
由于《掠抄》这个词没有在古代的字典中找到,因此无法确定它在古时候的汉字写法。
1. 那个小偷趁人不备,从窗户里掠抄了一些值钱的首饰。
2. 军队在战斗中掠抄敌人的物资,增强了自己的战斗力。
组词:掠夺、掠取、抢劫、抢夺。
近义词:劫掠、抄掠、抢掠。
反义词:赠予、分发、施舍。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