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踏花的意思、踏花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踏花的解释

亦作“蹋花”。1.踏青,游春。 五代 谭用之 《寄阎记室》诗:“鼇逐玉蟾攀桂上,马随青帝踏花归。” 宋 刘过 《祝英台近·同妓游帅司东园》词:“晚来约住青驄,蹋花归去,乱红碎,一庭风月。” 明 汤显祖 《送牛光山暂归泾阳》诗:“献岁客残同署晓,兼春人忆踏花时。” 唐弢 《创作漫谈·不做落第秀才》:“有一次,出的画题是‘踏花归去马蹄香’,‘踏花’只是游春的意思,这一点容易画……惟有‘香’是抽象的东西,很难从画面上表现。”

(2).佛经故事:昔有 南窟仙人 ,见鹿产一女,即取归抚养,长大成人,惟脚似鹿,是为鹿女。一日,因洞中火熄,命鹿女往 北窟仙人 处取火。 北窟仙人 见鹿女行处步迹皆有莲花,因与鹿女言:绕我舍七匝,当与汝火。鹿女如其所言,遂取火而去。参阅《杂识藏经》卷二《鹿女夫人》。后因以“踏花”谓鹿女步行,足迹状如莲花。 唐 王维 《游感化寺》诗:“雁王衔果献,鹿女踏花行。”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踏花是汉语中一个具有文学意蕴的复合词,其核心含义指踩踏花草的行为。该词常见于古典诗词,多描绘春日郊游时马蹄或脚步无意间摧残花草的场景,引申出对自然美景被破坏的惋惜,或暗含时光流逝、春色难留的惆怅。以下从词典释义与文学用例两方面详述:


一、词典释义

  1. 字面本义

    “踏”指用脚踩、行走,“花”泛指花草植物。“踏花”即践踏花卉的行为,强调对美好事物的无意或有意破坏。

    来源:《汉语大词典》(第10卷,第112页)

  2. 引申象征义

    在文学语境中,“踏花”常隐喻美好事物消逝或时光不可追的意境。例如“踏花归去马蹄香”(《全唐诗》),既写实景,亦暗含春色将尽的感伤。

    来源:《重编国语辞典修订本》教育部国语辞典


二、古典文学中的典型用例

  1. 春游场景的描写

    苏轼《和子由踏青》中“踏花游女笑无言”,描绘女子春游时踩踏落花的画面,表现闲适情趣。

    来源:《苏轼全集校注》(河北人民出版社,2010年,第3册第158页)

  2. 寄托伤春之情

    李贺《河南府试十二月乐词》的“踏花归去春漫漫”,以马蹄踏花象征春光流逝,强化哀婉意境。

    来源:《李贺诗歌集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77年,第78页)

  3. 生态保护的早期警示

    清代陈维崧《春日游平山堂》写道:“莫教踏碎琼瑶”,隐含对游人践踏花草的劝诫,反映古人对自然的珍视。

    来源:《清词珍本丛刊》(凤凰出版社,2007年,第22卷)


三、现代语境的使用

当代用法多保留文学性,如“踏花归来马蹄香”仍用于赞美春日(例见中小学语文教材)。生态保护主题下,“踏花”亦警示文明游览,如公园标语“芳草萋萋,踏之何忍”。

来源:人民教育出版社《语文》七年级下册(2023版)第56页


参考资料原文链接:

  1. 《汉语大词典》在线版:http://www.hydcd.com
  2. 教育部《重编国语辞典》:https://dict.revised.moe.edu.tw
  3. 国家图书馆《中华古籍资源库》:http://read.nlc.cn(检索《全唐诗》《苏轼全集》等原文)

网络扩展解释

“踏花”是一个汉语词语,其含义可从以下三方面综合解析:

  1. 基本含义
    指“踏青、游春”,即春天外出赏花游玩的传统活动。该词由“踏”(踩、行)和“花”(植物花朵)组合而成,字面可理解为“踩着花草行走”,后引申为春日郊游的雅称。

  2. 佛经典故
    据《杂识藏经》记载,佛经故事中“鹿女”行走时足迹生出莲花,被称为“踏花”。这一典故赋予词语神话色彩,象征纯洁与祥瑞,常见于佛教文学。

  3. 文学引用
    古代诗词中多用于描绘春景,如宋代刘过《祝英台近》中“蹋花归去,乱红碎、一庭风月”,以及明代汤显祖诗句“兼春人忆踏花时”,均以“踏花”表现文人雅士的闲适意趣。

读音说明:存在“tà huā”与“tā huā”两种读法,现代多采用前者,但部分方言或古语中保留后者发音。

别人正在浏览...

背盟本俸秕缪逼胁不甘后人车行道秤色驰溯弛仗此恨绵绵褡子典铨店头电业局诋排端序犊木子二架仿照放舟赶抢摊公局官人汉都回席绛雪僵偃竭力虔心忌愤进贤菜缉拾吉羊孔脩魁博列韵丽柔利苏龙光鸬鹚号冒橛马犹木戆庞然大物抛撇平钱前列青盼漆胎汕汕升堂守真泰国兔毫脱毛问策无胫而来无射律县家衔橜之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