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缺损与完满。《文选·左思<吴都赋>》:“穷性极形,盈虚自然;蚌蛤珠胎,与月亏全。” 吕向 注:“蛟蛤珠胎皆盈亏之物。月满则珠全,月亏则珠缺。” 唐 黄滔 《课虚责有赋》:“乃使巧拙应机,亏全任器。” 宋 辛弃疾 《水调歌头·席上用王德和推官韵寿南涧》词:“莫问行藏用舍,毕竟山林鐘鼎,底事有亏全?”
“亏全”是一个汉语词汇,其含义和用法在不同语境中有所延伸。以下是综合多个权威来源的详细解释:
“亏全”由“亏”(缺损)和“全”(完满)组成,字面含义是缺损与完满的对立统一。它常用来描述事物因自然规律或人为因素而产生的盈亏变化,例如月亮的圆缺影响蚌蛤珠胎的生长状态。
自然规律中的盈亏
该词最早见于《文选·左思<吴都赋>》:“蚌蛤珠胎,与月亏全”,指珍珠的生成与月相变化相关,月满则珠全,月亏则珠缺。这一用法体现了古代对自然现象的观察。
事物状态的辩证关系
在文学作品中,“亏全”常被引申为事物不完美与完美的并存,例如唐代黄滔《课虚责有赋》中“巧拙应机,亏全任器”,强调事物的优劣取决于其适用场景。
“亏全”主要用于文学或哲学语境,强调事物因自然或人为因素产生的缺损与完满状态。如需更完整的古籍引用或现代用例,可参考《汉语大词典》或相关文学研究资料。
亏全(kuī quán)是一个常用的汉字词语,它由“亏”和“全”两个部分组成。
拆分部首和笔画:
来源:
亏全一词最早来源于《尚书·周书·荤殷》:“亏全有七,此哲人以为吉,故取之。”其中,“亏全”指的是缺少*********的事物与完整、全面的事物之间的对比。后来,这个词开始被广泛使用。
繁体:
亏全的繁体写作「虧全」。
古时候汉字写法:
在古代,汉字的写法有所不同。旧时的亏全字拆字写法为「乀乙凡」和「几人仁」。
例句:
1. 他一直追求完美,从不亏待自己的全力付出。
2. 心怀亏全、有所保留的人往往得到更多的回报。
组词:
亏损、亏空、亏本、全力、全面、全方位
近义词:
缺少、不足、不全、不完整
反义词:
充裕、充足、完整、齐全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