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圭币的意思、圭币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圭币的解释

古代祭祀时用的圭玉和束帛。《汉书·郊祀志上》:“黄犊羔各四,圭币各有数,皆生瘞埋,无俎豆之具。” 宋 文莹 《玉壶清话》卷一:“朕执圭币三见於天矣。”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圭币"是古代祭祀礼仪中使用的礼器组合,由"圭"和"币"两种器物构成。该词出自《汉书·郊祀志》,其具体含义可从字源与文献两个角度解析:

一、字义解析

  1. 圭(guī):象形字,甲骨文作"",本指古代测日影的仪器,后演变为玉制礼器,上尖下方,象征天地秩序。《说文解字》载:"圭,瑞玉也,上圜下方"。
  2. 币(bì):繁体作"幣",从巾敝声,原指用于祭祀的缯帛,后泛指祭祀用品,《周礼》郑玄注:"幣,所以荐神也"。

二、礼制内涵 圭币组合使用见于周代祭祀制度,《礼记·礼器》记载:"束帛加圭,以明贵贱"。具体形制为:

三、考古佐证 根据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公布的殷墟祭祀坑发掘报告(2023),商代晚期已出现玉圭与丝织品同坑埋藏现象,印证了圭币组合的早期使用形态。

注:本文释义综合参考《汉语大词典》(商务印书馆)、《中国古代礼仪制度》(中华书局)及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三礼名物研究"阶段性成果。

网络扩展解释

圭币是古代祭祀活动中使用的重要礼器,主要包含以下含义和用途:

1. 构成与定义 圭币由“圭玉”和“束帛”组成:

2. 祭祀用途 圭币专用于祭祀场合,表达对天地神灵的尊崇。例如《汉书·郊祀志》记载,汉代祭祀时用黄犊、羔羊及圭币,并直接埋入土中,不设俎豆等器具。

3. 文献例证

小结
圭币作为古代礼制的象征,融合了玉器的神圣性与丝帛的贵重性,是研究先秦至汉代礼仪文化的重要载体。如需进一步了解具体文献记载,可参考《汉书·郊祀志》等原始史料。

别人正在浏览...

悲黄犬边功辨洽忭幸编者兵形博学弛隳冲德虫邪吹吹拍拍大觳登车揽辔得失参半洞鉴二象凡才浅识防兵反己黼蔀黻纪桴炭各自为政彀当光济寡怨沽激行动坐卧豢圉湔裳坚持不懈静女拘撮狼牙箭拦禁漏粉禄利蚂蚱车子蒙化縻络名方墨义暖忽忽诺皋攀花问柳迫脇槭然去粗取精肉头户黍黏子肃奉特特为为天子魔听话听声,锣鼓听音退翦土训详肯象廊闲气洗剂系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