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土训的意思、土训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土训的解释

古官名。负责向帝王陈报山川地势、土质好坏及土地所宜生产。《周礼·地官·土训》:“土训掌道地图,以詔地事,道地慝以辨地物,而原其生以詔地求。” 郑玄 笺:“道,説也。説地图九州形势山川所宜,告王以施其事也……训,谓能训説土地善恶之势。” 孙诒让 正义:“土训者,此官与诵训并掌训説土地图志之事,故亦属司徒。” 宋 范成大 《<桂海虞衡志>序》:“凡方志所未载者,萃为一书,蛮陬絶徼,见闻可纪者,亦附著之,以备土训之图。” 明 杨慎 《升庵经说·蛊瘴》:“土训,掌道地图道地慝。”《续资治通鉴·宋真宗大中祥符三年》:“知杂御史 赵湘 ,请依《周礼》置土训、诵训,纂録所经山川古迹风俗,以资宸览。” 梁启超 《<变法通议>自序》:“上循土训、诵训之遗,下依蒙讽鼓諫之义。”

词语分解

网络扩展解释

“土训”一词在不同语境下有两种解释,需结合文献来源具体分析:

  1. 古代官职含义(主要解释) 根据《周礼·地官·土训》记载,土训是西周时期设置的官职,职责是向帝王汇报地理信息与农业规划,具体包括:

该官职隶属司徒管辖,郑玄注解强调其“训说土地善恶之势”的核心职能,宋代范成大等文献中亦有相关记载。

  1. 乡村风俗含义(需谨慎参考) 个别现代词典提及“土训”指代农村传统道德规范,如尊老、孝亲、互助等价值观念。但此解释未见于古籍,可能与“乡约”“族训”等概念混淆,建议优先采纳古代官职释义。

建议:研究古典文献时采用第一种解释;若涉及民俗研究需第二种含义,应进一步考证出处。

网络扩展解释二

土训的意思

《土训》是指关于土地的教导、规训、戒律等内容。它可以涵盖农业生产、土地管理、生态环境保护等方面的知识和守则。

拆分部首和笔画

《土训》的拆分部首是「土」和「讠」。其中「讠」是「言」的变形,表示言语相关的意思。笔画数分别是「3」和「7」。

来源

《土训》一词的来源可以追溯到中国古代的农耕社会。耕地在古代被视为农民的命根子,农耕技术也是农民们代代相传的宝贵财富。为了保护农田、促进农业发展,各地形成了一些土地管理的规定和教导,这些规定和教导就被统称为《土训》。

繁体字

《土训》的繁体字为「土訓」。

古时候汉字写法

在古代,「土」的写法与现代相同。而「训」的古代写法为「訓」。

例句

1. 遵守《土训》,是维护农田生态环境的基本要求。

2. 农民们通过代代相传的《土训》,掌握了丰富的农业经验。

组词

- 农田 - 农耕 - 农民 - 农业 - 土地 - 生产 - 管理 - 规定 - 教导 - 守则

近义词

农训、田训、农规、田规。

反义词

-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