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谓向世人显示。《吕氏春秋·节丧》:“世俗之行丧,载之以大輴,羽旄旌旗……以此观世,则美矣侈矣。” 高诱 注:“观世,犹示人也。”
(2).观察世事。 唐 王维 《登辨觉寺》诗:“輭草承趺坐,长松响梵声。空居法云外,观世得无生。” 章炳麟 《訄书·清儒》:“唯古史亦以度制事状徵验,其务观世知化,不欲以经术致用,灼然矣。”
“观世”是一个汉语词汇,主要有以下两层含义:
向世人显示
源自《吕氏春秋·节丧》,描述古代丧葬礼仪中通过盛大场面(如大輴、羽旄旌旗等)向世人展示,体现“观世”的“示人”之意。高诱注:“观世,犹示人也。”
观察世事
唐代王维在《登辨觉寺》中以“观世得无生”表达通过观察世事参悟佛理,章炳麟在《訄书·清儒》中也提到“观世知化”,强调对世事的洞察。
“观世”既包含外在的“展示”行为,也蕴含内在的“洞察”智慧,需结合语境理解。其权威释义以《吕氏春秋》和唐代诗文为经典依据,现代用法则更侧重哲理性解读。
观世(guān shì)是一个汉字词语,意为“看世界”或“观察世间事物”。它描述了一个人用心去观察、思考并了解所处的世界。
观世的部首是见(jiàn),它作为一个独立的部首,表示“看、视、闻、见、目”等意思。拼写“观”的时候,它拥有5个笔画;拼写“世”的时候,它拥有4个笔画。
观世最早出现在汉代的《易经》,后来成为当代汉语词汇。在繁体字中,“觀”用作“观”字的繁体形式。繁体字是中国传统汉字书写方式之一,与简体字有一些不同的字形和结构。
在古时候,汉字的写法和现代有一些区别。观世在古代常常被写作“觀世”,其中的“觀”采用了在“丨”上方加一个“六”字的写法,更为复杂。
1. 用心观世,你就能发现更多美丽的事物。
2. 他通过观世,不断增长自己的见识。
观察、观光、观点、观看、观测、观摩、观音
察看、注视、目睹、瞩目、审视
闭目、无视、忽略、疏忽、不管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