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官名。 新莽 时始置,为太子官属。《汉书·王莽传中》:“为太子置师、友各四人,秩以大夫……又置师友祭酒及侍中、諫议、六经祭酒各一人。”《三国志·蜀志·秦宓传》:“先主既定 益州 , 广汉 太守 夏侯纂 请 宓 为师友祭酒,领五官掾。”
“师友祭酒”一词在不同语境中有两种主要解释,需结合历史背景和文献记载进行区分:
起源与职能
该官职始设于新莽时期,属太子官属体系,主要负责辅佐太子。汉代郡守为延揽人才,在府中设置散吏(非正式编制官员),其中地位最高者被尊称为“师友祭酒”,专司谋议事务。
历史记载
部分现代词典将其引申为成语,表示通过举办宴会向师长或朋友表达敬意,强调人际交往中的感恩之情。例如学生为退休老师举办宴会,可称为“师友祭酒”。但需注意,此用法更偏向文学化表达,与历史官职无直接关联。
“祭酒”一词在古代多指学术或礼仪首领(如国子监祭酒),而“师友祭酒”特指汉代郡守府中的荣誉职位,职能类似高级顾问。两种解释需根据上下文区分,历史文献中主要指官职,现代语境下可能采用引申的成语含义。
师友祭酒是一个成语,用来形容在师长或朋友的丧祭中,担任祭祀的责任和活动。
师友祭酒的意思是在师长或朋友的葬礼中,担任祭祀的责任和活动。这个词由三个字组成:师友、祭、酒。
师友祭酒的三个字的拆分部首和笔画分别如下:
- 师友:师(师字的部首是 left)友(友字的部首是又)
- 祭:祭字的部首是礻
- 酒:酒字的部首是酉
师友祭酒这个成语最早出现在古代文学作品《墨梅》中。墨梅是中国元代文学家王冕的一首田园诗,其中有一句“师友祭酒处,曲阑杳冥中。”意为“在师友丧礼时,弯弯曲曲的小巷深处。”这里用师友祭酒来形容丧礼典礼的场景,后来成为了成语。这个成语形象生动地描述了葬礼的庄重和肃穆。
师友祭酒的繁体字为師友祭酒。
古时候,师友祭酒的汉字写法可能与现在稍有不同,但基本上保持了同样的意思和用法,只是一些字形可能有所变化。
1. 他作为师友祭酒,给亡友举行了庄重而肃穆的葬礼,令人感动。
2. 在这次师长的葬礼中,他担任了师友祭酒的职责。
1. 师长:指教导和指导学生的老师。
2. 友谊:指朋友间深厚的情谊和友好关系。
3. 祭祀:用来表示对神灵或祖先进行的祭祀活动和仪式。
4. 酒宴:指宴会上供应酒类饮品的场所和活动。
1. 列席:指参加宴会、庆典等活动。
2. 执勤:指担任某项工作职责或任务。
旁观:指不直接参与活动,只是旁观、观看。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