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书愤的意思、书愤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书愤的解释

诗篇名。南宋陆游作。当时作者罢官闲居在乡。诗中回顾了自己青壮年时代的军旅生涯,感慨功业未成而身已衰老,并流露出对南宋朝廷的不满。全诗气概悲壮,语意深沉。第三、四句“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不用一个动词,即写出南宋两大主要战线的典型特征,是广为后人传诵的名句。

词语分解

网络扩展解释

《书愤》是南宋诗人陆游的代表作之一,题目“书愤”意为“书写愤懑之情”。以下结合诗中关键词语及背景进行详细解释:

一、题目“书愤”解析

  1. 书:动词,指书写、记录()。
  2. 愤:指诗人因壮志未酬、报国无门而产生的悲愤之情。这种“愤”既包含对南宋朝廷偏安一隅的不满,也包含对自己年华老去、功业未成的遗憾()。

二、诗句中的关键词语解释

  1. 早岁那知世事艰

    • 早岁:指诗人年轻时期()。
    • 世事艰:既指抗金事业屡遭主和派阻挠,也暗含人生理想与现实的冲突()。
  2. 中原北望气如山

    • 中原北望:倒装句式,即“北望中原”,表达对北方沦陷故土的关切()。
    • 气如山:形容诗人收复失地的豪情壮志如山岳般坚定()。
  3. 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

    • 楼船:高大的战船,指宋军水师()。
    • 铁马:披甲战马,代指骑兵()。
    • 瓜洲渡、大散关:南宋抗金的两大战场,前者在长江(今江苏邗江),后者在西北(今陕西宝鸡)()。
  4. 塞上长城空自许

    • 塞上长城:比喻能保卫国家的将领,诗人曾自比“长城”()。
    • 空自许:指理想落空,呼应“世事艰”()。
  5. 千载谁堪伯仲间

    • 伯仲间:指兄弟长幼次序,引申为相提并论()。
    • 此句通过赞美诸葛亮《出师表》,暗讽南宋朝廷无北伐决心()。

三、补充背景

此诗作于陆游晚年闲居山阴时,全诗通过对比青年时的壮志与暮年的失意,展现其贯穿一生的爱国情怀。诗中“愤”的核心,是对国家命运的忧虑和个人理想破灭的痛心()。

如需进一步了解全诗赏析或历史背景,可参考古诗文网、道客巴巴等来源()。

网络扩展解释二

《书愤》的意思

《书愤》是一个较为独特的词汇,它结合了书与愤怒之意。从字面上来看,它可以理解为对于书中所陈述观点或现象感到愤怒或不满的情绪表达。

拆分部首和笔画

《书愤》的拆分部首为「书」和「愤」,其中「书」属于左右结构的字,「愤」属于上下结构的字。根据笔画顺序,「书」的笔画数为4,「愤」的笔画数为11。

来源和繁体

《书愤》一词的来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文人的心情抒发。在古代文人眼中,书籍是他们倾诉心声、抒发情感的出口。当他们看到或读到某些观点与自己不符、认为是错误的,便会产生一种强烈的愤怒感,因此形成了《书愤》这一词汇。

至于繁体字的写法,“书”和“愤”分别为「書」和「憤」。

古时候汉字写法

在古时候,汉字的写法与现代有所不同。以《书愤》为例,「书」字在古代的写法为更加繁琐的草书,「愤」字写法也略有不同。这种写法受到了历史和时代的变迁影响,并逐渐演变成了现代所使用的简化字形。

例句

1. 读到这本书中对于社会不公的揭示,我感到一阵书愤,决定要为之发声。

2. 他在面对那些错误观点时,总是表现出一种强烈的书愤,对其进行批判。

组词

书海、书香、愤怒、愤世嫉俗等。

近义词

书怒、书憤、书愤世、书不藏、书中怒意等。

反义词

书欢、书喜、书静、书怡等。

别人正在浏览...

鸨儿辩证褊衷藏府虿尾澄怀沉思熟虑灯彩东门行饭来张口乏阙飞沫蜂窝风宪官赋禀槁瘁耕屯宫所钩辀格磔顾养溷辱鹘起茭草界河节哭纪实酒律军机克壮快便累囚廉陛脸面岭峤力排众议鸾姿凤态昧明么人恼骂能鄙农行飘骤氆氇濮阳市圈禁羣方散阳声扬受经衰相树榦驷车私请宿饱损怨通天拄杖无间献计献策枭心鹤貌斜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