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五贼的意思、五贼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五贼的解释

(1).道教谓命、物、时、功、神为五贼。《阴符经》上:“天有五贼,见之者昌。” 张果 注:“五贼者,命、物、时、功、神也……故反经合道之谋其名有五,圣人禪之乃谓之贼,天下赖之则谓之德。故贼天之命,人知其天而不知其贼, 黄帝 所以代 炎帝 也。贼天之物,人知其天而不知其贼,帝 尧 所以代帝 挚 也。贼天之时,人知其天而不知其贼,帝 舜 所以代帝 尧 也。贼天之功,人知其天而不知其贼, 大禹 所以代帝 舜 也。贼天之神,人知其天而不知其贼, 殷汤 所以革 夏 命也, 周武 所以革 殷 命也。故见之者昌,自然而昌也。” 清 钱谦益 《炼丹台》诗:“六相资辅弼,五贼收狂癲。”

(2).指五种有害禾稼的东西。 唐 元稹 《郊天日五色祥云赋》:“正五刑以去五虐,繁五稼而除五贼。”

(3).五种自伤致疾之事。 清 唐甄 《潜书·厚本》:“思淫心疾,气淫肝疾,味淫脾疾,饮淫肺疾,色淫肾疾。此五者,内自贼者也。五贼日蚀,则渐伤而中虚,以成内疾。”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五贼"是中国古代哲学与术数理论中的特殊概念,在不同典籍中存在多元阐释,其核心内涵可归纳为以下三方面:

一、道教理论中的宇宙运行规律 《黄帝阴符经》提出:"天有五贼,见之者昌",此处"五贼"指五行相克关系。唐代李筌注解强调:"五贼者,五行之气,天之五德。施行於天,犹盗窃之机。"具体指金克木、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的自然法则,代表天地间能量转化规律。

二、中医体系中的病理指称 《难经·四十九难》记载:"五邪所病,谓之五贼",将风、寒、暑、湿、燥五种外感致病因素称为五贼。明代张景岳在《类经》中补充:"贼者,伤害之名",强调这些环境因素对人体正气的侵袭作用。

三、相术学说中的面相特征 宋代《太清神鉴》记载:"五贼者,眼有赤脉,耳有反骨,鼻有曲节,唇有缺棱,舌有短纹",认为此类面相特征预示命运坎坷。该学说后被收录于明代《三命通会》,成为古代命理判断的重要依据。

网络扩展解释

“五贼”是源自道教经典《阴符经》的哲学概念,其含义因不同文献和语境有所差异,主要可归纳为以下四类解释:

1.道教哲学中的五种力量(核心含义)

2.五行相生相克说

3.农业与社会危害

4.天干五运与自然规律

“五贼”的核心思想在于揭示自然与人事中潜藏的规律和矛盾力量,道教强调通过认知并驾驭这些力量实现“天人合一”。其多重含义体现了古代哲学对自然、社会和人体规律的综合性思考。如需进一步探讨《阴符经》原文或五行理论,可参考相关道教典籍或注释。

别人正在浏览...

熬日头败桡保镖包准儿悲泫碧茸茸博远才轻德薄餐服残害操赢致奇扠手虫儿垂绅除日蹀里蹀斜顶门壮户端闲短小焚煞浮躁革化姑嫂涵涵黑波黄菠罗回环灰色回闪家仇锦絃开原卡拉奇可叉口袋狂穉枯烂浪掷老一套六冲马干秘妙内心里配伍皮笠钱靫儿戗脊契己崎峗缺文绕越刃创深更矢书松煤肃膺田部吏往反匣儿恓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