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山海的意思、官山海的详细解释
官山海的解释
谓于山海设官管理盐铁之政。《管子·海王》:“ 桓公 曰:‘然则吾何以为国?’ 管子 对曰:‘唯官山海为可耳。’”
词语分解
- 官的解释 官 ā 在政府担任职务的人:官吏。官僚。官邸。官腔。官署。官厅。官爵。 属于国家的或公家的:官办。官费。官方。官府。 生物体上有特定机能的部分:感官。器官。五官。 * 。 姓。 民 笔画数:; 部首:
- 山海的解释 .山与海。《史记·吴王濞列传论》:“﹝ 吴王 ﹞能薄赋歛,使其众,以擅山海利。” 晋 卢谌 《赠刘琨》诗:“每凭山海,庶覿高深。” 宋 曾巩 《管榷》:“自此山海之入,征榷之筭,古禁之尚疏者皆密焉
专业解析
“官山海”是中国古代经济思想中的重要概念,最早见于《管子·海王》篇,指国家通过掌控盐、铁等自然资源实现财政集权的政策。该词由“官”与“山海”组成:“官”指官方管理,“山海”代指山林川泽中的矿产、盐业等自然资源,合称即“国家垄断重要资源”。
从词义发展看,“官山海”包含三层面内涵:
- 经济控制:主张国家直接经营盐铁生产与流通,《盐铁论》记载汉代桑弘羊推行“盐铁官营”,将利润收归国库,成为古代财政支柱。
- 社会治理:《汉书·食货志》提出“山海者,财用之宝路也”,强调资源垄断可防止豪强兼并,维护社会平衡。
- 政治哲学:儒家学者王夫之在《读通鉴论》中评析,此法体现“利权归于上”的集权思想,但需“量民力而为之”,避免过度征敛。
现代《汉语大词典》将其定义为“中国封建社会政府实行的专卖制度”,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的专题研究指出,该政策对后世“国有专营”模式产生深远影响。
网络扩展解释
“官山海”是中国古代经济思想中的重要术语,指由国家专营盐、铁等自然资源的政策。以下是详细解释:
一、词源与定义
该词最早出自《管子·海王》,原文记载齐桓公与管仲的对话:“唯官山海为可耳”,即主张通过官方控制山(矿产)海(盐业)资源来增加国家收入。其核心是“盐铁官营”,即政府垄断盐铁的生产和流通。
二、实施背景与目的
- 经济层面:春秋战国时期,盐铁是民生必需品,商人操控市场易形成暴利。管仲提出“官山海”以切断私商垄断,保障国家财源。
- 政治层面:西汉时期通过《盐铁论》进一步强化该政策,旨在巩固中央集权,削弱地方豪强势力。
三、具体措施
- 盐业:实行“寓税于价”,通过官方统一收购、加价销售,间接征税。
- 铁矿:政府垄断开采与铁器制造,禁止民间私铸。
四、历史影响
- 积极作用:在封建经济初期,有效增加财政收入,抑制商人资本膨胀,维护社会稳定。
- 局限性:后期导致官僚腐败、商品质量下降,成为汉代“盐铁会议”的争议焦点。
五、现代意义
这一思想反映了古代国家对资源管控的早期实践,为后世经济政策(如专卖制度)提供了历史参考。
注:部分网页中提到的“官山”为地理名称(如福建周宁、安徽萧县的山峰),与“官山海”经济概念无关,需注意区分。
别人正在浏览...
罢惫悖悍秉统赑屓不管三七二十一布谕鸧鹒藏机池綍饬拏楚班出出大电打狗登绩地坼丁漕东踅西倒杜门不出敦崇放射疗法风荷负力怫逆宫仪冠序官役鬼把戏红笺见晛椒柏酒家神家缘警察与赞美诗酒榷举国姱尚麦黄水埋汰枚别谋始赔贴偏襌披披坡撇齐鸡开府阙失盛谈石涧誓墓鼠伏斯里兰卡贪贤天眼通铁板通虏薇垣五内如焚象阵斜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