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里兰卡的意思、斯里兰卡的详细解释
斯里兰卡的解释
南亚岛国。旧名“锡兰”。在印度洋上。面积656万平方千米。人口1789万(1993年)。首都科伦坡。平原为主。大部属热带季风气候。种植园经济发达,茶叶、橡胶和椰子为三大出口作物。世界主要茶叶出口国之一。
词语分解
- 斯的解释 斯 ī 这,这个,这里:斯人。斯时。以至于斯。 乃,就:有备斯可以无患。 劈:“墓门有棘,斧以斯之”。 古同“厮”,卑贱。 古同“澌”,尽。 姓。 笔画数:; 部首:斤; 笔顺编号:
- 卡的解释 卡 ǎ 在交通要道设置的检查或收税的地方:关卡。卡子。 夹东西的器具:发(?)卡。领带卡。 夹在中间,堵塞:卡壳。鱼刺卡在嗓子里。 卡 ǎ 用手的虎口紧紧按住:卡脖子。 把人阻挡住:卡住敌人的退路。
专业解析
斯里兰卡是南亚印度洋上的岛国,汉语词典对其解释包含以下维度:
一、词源释义
"斯里兰卡"为音译词,源自梵语"Simhalauipa"(狮子之岛)。中国古籍《梁书》称其为"师子国",明代文献《瀛涯胜览》记载为"锡兰"(来源: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地名译名词典》)。
二、地理属性
位于北纬5°55′-9°50′,东经79°42′-81°52′,国土面积65,610平方公里,形状似菩提叶。官方定义为"印度洋热带岛国",首都科伦坡为行政中心(来源: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世界地理大辞典》)。
三、历史沿革
公元前247年印度孔雀王朝传入佛教,1505年葡萄牙殖民者命名为"Ceilão",1796年英国殖民时期改称"Ceylon",1972年宪法确立现名并建立共和国(来源:中国外交部《各国概况》)。
四、文化符号
以"宝石王国"著称,蓝宝石储量占全球35%;国旗中的狮子图案呼应古称"狮子国",国花为蓝色睡莲。佛教遗址狮子岩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遗产(来源:中国国家地理杂志2023年第6期)。
五、社会经济
2024年人口约2,200万,僧伽罗语为官方语言,GDP总量889亿美元。主要产业包括茶叶出口(世界第四)、橡胶和椰子加工(来源:中国国家统计局《世界经济年鉴》)。
网络扩展解释
斯里兰卡(Sri Lanka)是南亚印度洋上的岛国,其名称和文化内涵可从以下方面解析:
一、词源与国名含义
- 僧伽罗语释义:在僧伽罗语中,“斯里兰卡”意为“乐土”或“光明富庶的土地”,这一名称体现了其自然资源的丰富性。
- 历史旧称:中国古代称其为“狮子国”“师子国”“僧伽罗”,西方则长期沿用“锡兰”(Ceylon),直至1972年正式更名。
二、地理与文化象征
- 地理位置:形如印度半岛的“一滴眼泪”,面积约6.56万平方千米,首都为科伦坡。
- 美誉:因宝石资源、海滨风光和佛教文化遗产,被称为“宝石王国”“印度洋上的明珠”。
三、历史与宗教渊源
- 佛教圣地:据传佛陀曾三次到访此地,公元前3世纪佛教传入后成为南传佛教中心,现存佛牙舍利等圣物。
- 殖民与独立:16世纪起先后被葡萄牙、荷兰、英国殖民,1948年2月4日独立(国庆日),1972年确立现国名。
四、经济与文化特色
- 农业经济:以茶叶、橡胶、椰子种植为主,锡兰红茶为世界三大名茶之一。
- 传统艺术:僧伽罗舞蹈(如康提舞)和鼓乐是文化代表,宗教习俗中燃灯仪式、对僧侣的敬重尤为突出。
五、自然与人文景观
- 标志性景点:狮子岩(Sigiriya)融合自然奇观与古代宫殿遗址,佛牙寺、加勒古城等被列入世界遗产。
如需进一步了解国庆庆典、殖民历史细节或旅游攻略,可查阅相关权威来源。
别人正在浏览...
葆和本兵府变动不居毕举猜狠财货缠头赤罗楚人弓大帽子倒爷等由的切点易斗笋儿撬防碍蜂饧宫声国产寒室韩寿香壑口皇兄会审虺穨绛烟寄奉计功受赏惎悔机谟鲸背剧谈窥听揽转林黛玉凌乱刘卢帽裙蒙眬秘籍南北曲蓬茆凭栏棋流讫籙汽暖蛩駏毡脐脂自照却笠蜃炭枢极素钱填委汙抔无与为比相朴人详求相然狎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