灌庙的意思、灌庙的详细解释
灌庙的解释
聚群庙之主于太庙。《大戴礼记·千乘》:“千乘之国,受命於天子,通其四疆,教其书社,循其灌庙。” 王聘珍 解诂:“循,顺也。灌,聚也。顺其昭穆,聚羣庙之主於太庙,而行大祭之礼。”
词语分解
- 灌的解释 灌 à 浇地:灌溉。灌渠。浇灌。 注入液体:灌注。灌浆。灌肠。 指录音:灌唱片。 炼铸。 丛生,亦指丛生的树木:灌木。灌丛。 古代祭祀的一种仪式,斟酒浇地降神。 笔画数:; 部首:氵; 笔顺编号:
- 庙的解释 庙 (廟) à 供奉祖先的房屋:家庙。宗庙。太庙。 供神佛或历史上有名人物的地方:孔庙。岳庙。寺庙。 王宫的前殿,泛指朝廷:庙堂。 笔画数:; 部首:广; 笔顺编号:
网络扩展解释
“灌庙”是一个古代礼仪术语,其核心含义为“聚群庙之主于太庙”,即将各宗庙的神主(供奉的祖先牌位)汇集到太庙进行祭祀。具体解析如下:
1.基本含义
- 字面释义:“灌”意为聚集,“庙”指宗庙。因此“灌庙”即聚合诸庙的神主于太庙,行大祭之礼。
- 仪式背景:古代礼制中,太庙是帝王祭祀祖先的最高场所,而“灌庙”是特定时期(如国家大典、重要祭祀)将分散的宗庙神主统一供奉于太庙的仪式,体现对祖先的尊崇与礼制规范。
2.文献出处与考证
- 出自《大戴礼记·千乘》:“千乘之国,受命于天子……循其灌庙。”
- 清代学者王聘珍在《解诂》中进一步阐释:“顺其昭穆,聚群庙之主于太庙,而行大祭之礼。”
- 昭穆:古代宗庙排列次序,左为昭(父辈),右为穆(子辈),体现长幼尊卑。
3.与其他解释的辨析
- 祭祀用“灌”的争议:部分资料(如)提到“灌庙”指向庙宇倾倒液体(如酒水)以表敬意。此解释可能与“灌祭”(以酒浇地)混淆,但主流权威文献(如《大戴礼记》及汉典)均支持“聚合神主”的含义。
- 结论:结合文献与权威考据,“灌庙”应特指汇集神主的祭祀仪式,而非倾倒液体。
4.历史意义
这一礼仪体现了古代中国“敬天法祖”的思想,通过聚合神主强化宗法制度的权威性,同时彰显天子对诸侯国的统御(如《千乘》中“千乘之国”需遵循此礼)。
如需进一步探究,可查阅《大戴礼记》原文或清代礼学考据著作。
网络扩展解释二
《灌庙》的意思
《灌庙》是一个成语,表示以欺骗的手段迷惑、追求私利。通常用来形容那些不择手段、不顾道德底线的行为。
拆分部首和笔画
《灌庙》由“灌”和“庙”两个汉字组成。其中,“灌”的部首是水字旁,共7画;“庙”的部首是广字旁,共7画。
来源
《灌庙》最早出现在明代文学家冯梦龙的《警世通言》中,是其中的一则寓言故事。后来成为成语,被频繁运用于文学作品和日常口语中。
繁体
繁体字为《澉廟》,读音和意思与简体相同。
古时候汉字写法
古时候汉字的写法可能与现代有所不同,但在《灌庙》这个词的情况下,其古代写法与现代基本一致。
例句
他利用谎言和欺骗灌庙,最终得到了他想要的利益。
组词
灌输、灌溉、庙堂、宗庙
近义词
欺骗、蒙蔽、诈骗、愚弄
反义词
诚实、正直、真实、坦诚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