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指台阁的职司。 南朝 陈 徐陵 《与顾记室书》:“近者既居臺辖,惟务奉公。” 宋 苏辙 《免尚书右丞表》之二:“蒙恩除臣中大夫守尚书右丞者,臺辖之重,国论所存,顾惟尺寸之材,何与栋梁之选。”参见“ 臺阁 ”。
“台辖”是一个汉语词语,主要用于古代文献中,其含义和用法可综合多个来源解析如下:
指台阁的职司,即中央官署的职责或管理权。其中“台”指代高官机构(如尚书台),“辖”意为掌管、管理,合称表示对重要政务的统辖。
“台辖”属历史词汇,多用于描述古代中央机构的职权集中现象,现代使用较少。如需进一步考证,可参考《魏书》《徐陵集》等古籍。
《台辖》是一个常用词汇,它可以分成两个部分:台和辖。
部首:台的部首是丨,辖的部首是走。
笔画:台共有一笔,辖共有七笔。
来源:《台辖》一词最早见于《周礼·藏人》一篇,意思是在台上管理和统辖。后来,这个词逐渐扩展为指某个地区的行政管辖权。
繁体:《台辖》在繁体字中保持相同的形式。
古时候汉字写法:古代写作"臺轄"。
例句:1. 这个县的台辖区域很广,负责管理许多乡镇。2. 他被任命为该地区的台辖,负责统筹各项工作。
组词:台区、辖地、行政辖区。
近义词:辖区、区域、所辖。
反义词:受辖、被辖。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