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观感的意思、观感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观感的解释

[impressions] 观看某事物后的感情体会

卧谈观感

详细解释

(1).看到事物以后所产生的印象和感想。语出《易·咸》:“观其所感,而天地万物之情可见矣。”《论语·八佾》“天将以夫子为木鐸” 宋 朱熹 集注:“封人一见夫子而遽以是称之,其所得於观感之间者深矣。” 清 方苞 《读二南》:“録此二诗,而被化之先后,疆略之广轮,观感之浅深,一一可辨矣。” 沙汀 《记贺龙》二三:“为要打开深夜的沉寂,停了一会,我问起他对于目前大局的观感。”

(2).观看而引起感动。《朱子语类》卷二三:“先之以明德,则有固有之心者必观感而化。” 明 刘基 《杭州路重修府治记》:“使斯民观感而化,以不负斯堂而无忝乎名楼之义。”《清史稿·礼志六》:“俾世世为臣者,观感奋发,知所慕效。”

词语分解

关注词典网微信公众号:词典网,回复:观感汉语 快速查询。

专业解析

观感(guān gǎn)是现代汉语常用词,指通过观察事物或场景后产生的印象、感受或评价,强调主体对外界事物的直观体验与主观判断。以下从汉语词典角度对其释义、用法及来源进行解析:


一、基本释义

  1. 字面拆解

    • 观:观察、观看,指视觉或认知上的审视。
    • 感:感受、体会,强调主观情感或认知反馈。

      合称指“观察后获得的感受”,如《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定义为:“观看事物后得到的印象和感想”。

  2. 核心语义

    侧重描述人对事件、现象、作品等的即时性主观反应,例如:

    “这部电影的观感两极分化,有人震撼于特效,有人批评剧情空洞。”


二、权威词典收录与解释

  1. 《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

    明确收录为名词,释义为:“通过观察事物所产生的印象和感想”(商务印书馆,2016年)。

    例句:“游客对景区的观感直接影响其口碑传播。”

  2. 《汉语大词典》

    释义延伸为“观察后的体会或评价”,强调其兼具客观观察与主观反馈的双重性(上海辞书出版社,1994年)。


三、用法与语境分析


四、语言学家观点补充

语言学家吕叔湘在《现代汉语八百词》中指出,“观感”多用于书面语及正式场合,其语义核心在于“观”与“感”的动态结合——即观察行为向情感认知的转化过程(商务印书馆,1999年)。


五、参考文献

  1.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 《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 商务印书馆,2016.
  2. 罗竹风 主编. 《汉语大词典》. 上海辞书出版社,1994.
  3. 吕叔湘. 《现代汉语八百词》. 商务印书馆,1999.

网络扩展解释

“观感”是一个汉语词汇,指观看事物后产生的印象、感想或情感体验。以下是详细解释:

一、基本含义

  1. 核心定义
    指通过观察事物后形成的印象和主观感受。例如:“代表们畅谈访问农村的观感”。

  2. 延伸含义
    部分文献提到“观感”还包含因观看而引发的感动,如《朱子语类》中“观感而化”的描述()。


二、词源与用法

  1. 古典出处
    源自《易经·咸卦》“观其所感,而天地万物之情可见矣”,后经宋代朱熹在《论语集注》中引用强化其内涵()。

  2. 现代应用
    多用于描述对事件、现象或艺术作品的主观评价,如:“大家对展览的观感都不错”()。


三、相关表达


四、补充说明

可通过权威词典(如汉典、沪江词典)进一步查阅详细例句和用法。

别人正在浏览...

笔箭佛貍祠栟柑冰团鼻箫跛曳残耗池舘刺谳当世无双蜑户点黛恶煞访乐风从钩金舆羽横卷鸿渐之翼鸿门宴黄封酒稷祠解语花经院金界疾疫镌载鞠藭亢扞口令来秋郎当驿蓝玉敛笏篱门马缰绳闷香南乐欧阳予倩泮池偏言辟门强兵富国气品屈客宂蔓三寸银钩三棱镜散卒沈弃拾煤十眉图说古话属讬死乱速达王官巷议街谈销减溪僥心荡神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