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跛曳的意思、跛曳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跛曳的解释

跛足曳行。 汉 焦赣 《易林·剥之萃》:“脛足跛曳,不可以行。”《宋史·道学传三·朱熹》:“ 周必大 言 熹 上殿之日,足疾未瘳,勉强登对。上曰:‘朕亦见其跛曳。’” 清 褚人穫 《坚瓠续集·试院鹤啄封》:“ 幼良 因臀疮,未即发,犹跛曳同游院前。”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跛曳是一个古汉语复合词,由“跛”与“曳”二字组合而成,其含义可从字源、词义及典籍用例三方面解析:


一、字义解析

  1. 跛(bǒ)

    《说文解字》释为“行不正也”,指因足疾而行走不平衡,如《礼记·王制》载:“瘖、聋、跛、躃者,各以其器食之。”其本义强调肢体缺陷导致的行走障碍。

    来源:《说文解字注》(清代段玉裁注本)

  2. 曳(yè)

    《说文》训为“臾曳也”,表牵引、拖行之意。《周易·睽卦》有“见舆曳,其牛掣”之句,“曳”即描绘牛车被拖拽的状态。引申为行动迟缓、困顿不前。

    来源:《周易正义》(唐代孔颖达疏)


二、复合词“跛曳”的释义

“跛曳”融合二字的核心义项,形容行走颠簸拖沓、步履维艰之态,多用于以下语境:


三、典籍中的用例

  1. 《礼记·王制》(战国至汉)

    “跛躃”与“跛曳”义近,均指残疾者行走不便,反映古代对肢体障碍者的社会安置政策。

    来源:《礼记正义》(汉代郑玄注)

  2. 《盐铁论·相刺》(汉代桓宽)

    以“跛曳”暗喻政治困境,强调贤才若遇昏君则如跛者曳足,难施其能。

    来源:《盐铁论校注》(王利器校注本)


结论

“跛曳”在汉语史中兼具具象与抽象双重含义:

网络扩展解释

“跛曳”是一个汉语词汇,其含义和用法可通过以下方面综合解释:

  1. 基本释义
    拼音为bǒ yè,意为“跛足曳行”,即腿脚有残疾、行走时一瘸一拐且拖拽不稳的状态。这一描述既可用于形容人的行动不便(如受伤、年老等),也可引申为事物运行困难或计划受阻的比喻。

  2. 详细内涵
    该词带有一定贬义,强调步履蹒跚的狼狈感。例如,提到它可形容“生意不景气”或“计划不顺利”,暗示事物发展脱离正常轨道。

  3. 文献用例

    • 汉代焦赣《易林·剥之萃》中记载:“脛足跛曳,不可以行”,直接描述腿部残疾导致无法行走。
    • 《宋史》提到朱熹因足疾未愈,被宋孝宗形容为“跛曳”,突显其勉强支撑的状态。
    • 清代褚人穫的笔记中,用“跛曳”描写臀部生疮者的行走姿态,进一步扩展了其应用场景。
  4. 语言特点
    该词属于较为书面化的表达,现代口语中使用较少,常见于文学作品或历史叙述中,用以增强画面感和贬义色彩。

如需更完整的例句或语言学分析,可参考(沪江词典)和(文献引证来源)。

别人正在浏览...

暗事贲隅兵痞子不毬的怎布演豺牙常备不懈吵秧子彻简成群结队串捏锉荐雕玉双联顶翎番阴法膳夫税傀然鼓角齐鸣合得着鹤辔何异闳肆回天倒日疾斗进俸进贤星金玉声缉御剧秦美新开初旷古未有联踡流脍人口免遣妙管目不识丁平彻匹鸟乾渡钱锲急窃辔青晕瑞兽扇诱石榴子十全十美失容数器舒坦姒娣四恶嗣君髿鬖天行证候铜冶头上外人微行像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