亢扞的意思、亢扞的详细解释
亢扞的解释
抵御;捍卫。《汉书·翟义传》:“方今宗室衰弱,外无彊蕃,天下倾首服从,莫能亢扞国难。”
词语分解
- 亢的解释 亢 à 高,高傲:高亢。不亢不卑。 极度,非常:亢旱。亢奋。 抗,匹敌:亢礼。亢衡。 星名,二十八宿之一。 姓。 卑 笔画数:; 部首:亠; 笔顺编号:
- 扞的解释 扞 à 同“捍”。 笔画数:; 部首:扌; 笔顺编号:
网络扩展解释
“亢扞”是一个汉语词汇,其含义和用法可综合以下信息进行解释:
一、基本释义
- 拼音:kàng hàn(部分网页误注为kàng gǎn,实际“扞”同“捍”,应读hàn)
- 含义:指抵御、捍卫,强调对外部威胁的抵抗与保护。例如《汉书·翟义传》中“莫能亢扞国难”即表达无人能抵御国家危难。
二、词源与结构
- 单字解析:
- 亢:本义为“高”,引申为“抵抗”(如“亢礼”)或“极度”(如“亢奋”)。
- 扞:通“捍”,意为保卫、防护。
组合后,“亢扞”强化了“积极抵御”的语义。
三、经典出处
- 《汉书·翟义传》:“方今宗室衰弱,外无彊蕃,天下倾首服从,莫能亢扞国难。” 此句反映该词常用于描述国家或集体层面的防御。
四、相关扩展
- 近义词:扞卫、抵御、抗击。
- 成语关联:如“扞格不入”(抵触难容)、“批亢捣虚”(攻击要害)等,均含“对抗”或“防御”意。
五、使用场景
多用于书面或历史语境,描述对危机、侵略的抵抗行为,现代口语中较少使用。
注:若需进一步了解《汉书》原文背景或相关成语,可参考古籍或权威词典。
网络扩展解释二
亢扞的意思
亢扞是一个汉语词语,表示心境不安,情绪激动、烦躁的状态。
拆分部首和笔画
亢扞的部首是亠和手,并由7个笔画构成。
来源与繁体字
亢扞源于《庄子·逍遥游》:“齐物论则止矣,夫亢扞而抗时,我则知之矣。”其中亢扞用来形容人内心的矛盾和焦躁情绪。
亢扞在繁体字中写作「亢戧」。
古时候汉字写法
古代汉字中,《说文解字》中亢的写法为「匡」,指人向上视的形状,本义指眼向上仰视。戧表示手握某物的形状,扣、握也可以表示这个意思。
例句
他今天因为工作压力很大,一直处于亢扞的状态。
组词
亢气、亢旱、扞格、扞卫、扞拒
近义词
烦躁、坐立不安、心烦意乱
反义词
平静、安详、恬淡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