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古驿名。旧址在今 四川省 梓潼县 。 清 张邦伸 《云栈纪程》卷六:“ 上亭舖 古名 郎当驛 。 明皇 入 蜀 ,雨中於此闻铃声,问 黄旛绰 ‘铃语云何?’对曰:‘似谓 三郎 郎当。’因令乐工 张野狐 製《雨淋铃曲》。”
“郎当驿”是古代驿站名称,旧址位于今四川省梓潼县,其得名与唐玄宗(唐明皇)的历史典故密切相关。以下是详细解释:
地理位置与基本含义
郎当驿是古蜀道上的重要驿站,具体位于梓潼县演武镇的上亭铺附近。它属于金牛道(古蜀道)的一部分,是唐代由关中入蜀的交通要冲。
历史典故与得名由来
据记载,唐玄宗在“安史之乱”后逃往蜀地,途经梓潼上亭驿时,夜闻驿亭檐角铜铃发出“郎当”声,触景生情,忆起在马嵬坡被赐死的杨贵妃,遂命乐工张野狐创作《雨霖铃曲》以寄哀思。因铃声似唤“三郎(唐玄宗小名)郎当”,驿站得名“郎当驿”。
文学与文化影响
这一典故被后世文人多次引用。例如:
历史意义
郎当驿不仅是交通节点,更成为唐代由盛转衰的象征。它见证了唐玄宗的政治悲剧与个人情感,也承载了《雨霖铃》这一著名乐曲的创作背景。
郎当驿因唐玄宗的经历和铃声传说得名,兼具地理、历史与文学价值。其遗址今存于四川梓潼,相关故事可通过《云栈纪程》《长恨歌》等文献进一步了解。
郎当驿(láng dāng yì)是一个词语,意思是指古代的一种交通驿站。驿站是用于传递公文、调度士兵或者提供旅客住宿和休息的重要场所。在中国古代,驿站起着连接各地的重要作用。
郎当驿的拆分部首和笔画如下:
郎当驿来源于《庄子·秋水》的一段:“管仲之母有过,颜渊见之曰:‘夫子之过也,以为郎当驿也。’郎,郎也;当,准也;驿,马也。” 。繁体字为郞當驛。
在古代,郎当驿的汉字写法与现代有所不同。而且,不同历史时期,汉字的写法也会有一定的变化。古时候汉字的写法可能是郞當驛,具体可以根据时期和文献考据有所不同。
以下是一些使用郎当驿的例句:
郎当驿可以和其他词语组合成新的词语,例如:
郎当驿的近义词可能是客运站、交通枢纽等词语。反义词可能是广场、公园等词语,因为它们并不具备交通、传递信息等功能。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