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亦作“ 属托 ”。请托,托付。《晏子春秋·外篇上二十》:“ 晏子 对曰:‘前臣之治 东阿 也,属託不行,货赂不至。陂池之渔,以利贫民。当此之时,民无飢者,君反以罪臣。’”《汉书·外戚传·孝武李夫人》:“上曰:‘夫人病甚,殆将不起,一见我,属託王及兄弟,岂不快哉?’” 唐 封演 《封氏闻见记·铨曹》:“ 顾琮 性公直,时多权倖,公行属托, 琮 不堪其弊。”
“属讬”是一个较为少见的词语,其含义和用法可结合字形及历史演变进行解析:
1. 基本释义
2. 字形解析
3. 应用与演变
提示:若需引证具体古籍用例,建议参考《汉语大词典》等工具书获取更详细的历史语料。
属讬(shǔ tuō)是一个由两个字组成的词语,具体意思是归属和托付。它可以用来描述一个人或事物的归属关系和被委托的责任。
属(shǔ)的部首是尸(shī),它的拼音是shǔ,共有8个笔画。 讬(tuō)的部首是言(yán),它的拼音是tuō,共有11个笔画。
属讬这个词最早来源于《庄子·梧桐》一章:“彼哀者,属讬于充庖,忍人之心也。”其中,属表示被嫁接、归属的意思,讬表示托付、委托的意思。后来,这个词被引申为一种归属和托付的含义。
属讬的繁体字为屬託。
在古代汉字写法中,属的形状和现在基本一致,而讬的写法则为“託”。
1.他是这个项目的负责人,属讬于他。
2.公司的资源全部属讬于总部管理。
3.她把家里的一切都属讬于儿子照顾。
1.归属(guī shǔ):表示某个人或事物所属,被归类于某种范畴。
2.托付(tuō fù):表示将某件事物或责任委托给他人。
近义词:归属、归因、归咎。
反义词:剥夺、解脱。
爱顾棒冰不惬敞怳尘陋楚恻楚歌四合跌宕格发秘风痹風擁诟忌广疮灌寖古丸鸿逵火泉兼且椒花雨矫厉甲乙膏讦告劫烬机搆竟敢机棚拘挛踞守宽畅老皇历莲经寮舍迈世冒失杪季盘骪啓封漆工旗红弃俗起现戎蛮三日仆射散袒司城肆觐四叔腾捷豚尾晚叶遗金濊貊吴儿浯溪石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下计相离销蚀下泽邪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