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观德的意思、观德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观德的解释

观察德行。《书·咸有一德》:“七世之庙,可以观德。万夫之长,可以观政。”《史记·乐书》:“是故君子反情以和其志,广乐以成其教,乐行而民乡方,可以观德矣。” 张守节 正义:“结乐使人知上之事,故观知其德也。” 北周 庾信 《贺新乐表》:“山云特起,八卦成形。凤凰于飞,九州观德。” 清 夏炘 《学礼管释·释与为人后》:“为人子者之絶本生之斩衰……屏而黜之,使不得与於观德之列,不亦可乎?”

词语分解

网络扩展解释

“观德”是一个源自中国古典文献的词语,其核心含义为“观察德行”,强调通过言行举止评价人的品德修养。以下是详细解释:

一、基本释义

“观德”由“观”(观察)和“德”(品德)组成,指通过观察一个人的行为、态度来评判其道德水平。这一概念最早见于《尚书·咸有一德》:“七世之庙,可以观德;万夫之长,可以观政。”意为通过宗庙制度可观察德行,通过治理方式可考察政绩。

二、经典文献中的延伸

  1. 《史记》
    在《乐书》中提到“乐行而民乡方,可以观德矣”,说明礼乐教化能体现民众的道德取向。
  2. 《周易》
    从哲学角度强调“观”的重要性,认为观察是认知世界的基础能力,而“观德”则与诚信、处世观等价值观紧密关联。

三、应用场景

四、历史用例

北周庾信在《贺新乐表》中以“九州观德”赞颂礼乐对德行的彰显,清代夏炘则通过“观德之列”探讨伦理规范。

网络扩展解释二

观德

观德是一个由两个字组成的词汇,包括“观”和“德”。

首先,我们来分析一下这两个字的部首和笔画。

“观”的部首是见字旁,由“⺋”构成。它有6个笔画,依次是横、撇、竖、捺、撇、提。

“德”的部首是彳字旁,由“⺍”构成。它有9个笔画,依次是点、竖、捺、撇、捺、撇、捺、捺、横。

接着,我们来看一下“观德”这个词的来源。观德一词源于先秦时期的儒家经典《尚书·洪范》:“观于四民萌兴,立我有德。”这里的“观德”意为观察人民的品德。后来,观德逐渐演变成观察、检察道德行为的意义。

此外,观德在繁体字中的写法是「觀德」,相比简体字中的写法多了一个「目」字旁,表示与视觉有关的意义。

古代汉字中的写法可能略有差异。以《说文解字》为例,其中的“观”字写作“冠目”,意为冠盖之上有目睛,引申为观察、监视的意思。而“德”字写作“彳捐心”,表示走路时心怀德行的含义。

最后,我们来看一些关于“观德”的例句。

1. 观德是一种优秀的品质,需要我们日常生活中注意培养和践行。

2. 世界上有很多伟大的思想家和政治家,他们以观德为指南,为人类社会的进步做出了重要贡献。

除此之外,我们还可以根据需要构成一些相关的组词、近义词和反义词:

组词:观察、观察者、观点、道德、德行、德行高尚

近义词:审查、察看、审视

反义词:视而不见、漠视、无德

别人正在浏览...

藏锋敛颖嘈乱唱诗尘涨仇仇大悲打脊大漠大兴安岭诋斥辅音字母干度桂醑悍骜话欛怀柔桓友宦者令护槽兼丁江总兼领浃旬敬身九层纠告九华云军仪溘匝来电羸恶梁倡廉堂蟒玉囊櫜凭虚剖玄析微青韶青苔碁石丘明之疾岂直软梯入览三巴盛情奢愿事人十王寺人四下里诉权天恩通润吐花徒维土种外合里应韦革下不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