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凭虚的意思、凭虚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凭虚的解释

(1).指 凭虚公子 。 晋 潘岳 《西征赋》:“指西宾所以言於东主, 安处 所以听於 凭虚 也。”

(2).虚构。 唐 刘知几 《史通·杂说下》:“ 宋玉 《高唐赋》云梦神女於 阳臺 。夫言并文章,句结音韵,以兹叙事,足验凭虚。” 宋 孙光宪 《北梦琐言·逸文一》:“ 温 以为凭虚,殊不介意。” 刘师培 《文说·记事篇》:“后世文人,饰词矫説,或尊己而卑人,或援古以证今,事每凭虚,词多乌有。”

(3).凌空。 南朝 梁 袁昂 《古今书评》:“ 张伯英 书如 汉武帝 爱道,凭虚欲仙。” 宋 张孝祥 《菩萨蛮·登浮玉亭》词:“微风吹笑语,白日鱼龙舞。此意忽翩翩,凭虚吾欲仙。” 明 陈汝元 《金莲记·赋鹤》:“呀!这道士凭虚而去,莫非就是飞鸣过舟之鹤乎?” 清 李渔 《蜃中楼·幻因》:“有龙宫二女,蜃阁凭虚。”

(4).无所依靠。 宋 叶适 《著作正字二刘公墓志铭》:“若募彼人响导,挟异国济师……凭虚蹈空,过为指料,将有临危失据之忧矣。此所谓决天下於一掷者也。”


犹言凌空。 元 陆文圭 《减字木兰花慢·滕王阁》词:“听佩玉鏘鸣,驂鸞小住,高阁凭虚。”

词语分解

网络扩展解释

“凭虚”是一个汉语词汇,具有多重含义,具体解释如下:

1.指虚构人物“凭虚公子”

源自汉代张衡《西京赋》中的虚构人物“凭虚公子”,常被用作假设或象征性人物的代称。例如:“此西宾所以言于东主,安处所以听于凭虚也”(晋·潘岳《西征赋》)。


2.凌空、飘浮空中

形容物体或人悬浮于空中,带有轻盈、超脱的意境。例如:


3.虚构、杜撰

指内容不真实或凭空想象。例如:


4.无所依靠

表示缺乏实际依据或依托。例如:


“凭虚”在不同语境中可表达虚构、凌空、无依托等含义,常见于古典文学和艺术评论中。如需进一步了解具体用法,可参考《西京赋》《西征赋》等文献。

网络扩展解释二

《凭虚》的意思

《凭虚》是一个汉字词语,表示凭借、根据虚情或虚拟的情况,进行判断、推测或行动。

拆分部首和笔画

《凭虚》的部首是冫(冰字底部的“水滴”部分),它由6个笔画组成。

来源和繁体

《凭虚》是一个汉字词语,拼音为píng xū,是繁体字,简化后的简体字为《凭虚》。

古时候汉字写法

在古时候,汉字的写法可能有一些变化。《凭》字在早期的写法中,冰的下方没有“滴水”的部分,只有两个横的直线,象征着“冰层厚实”,代表可靠。《虚》字在古代字形中,有些变体中没有左侧的“虍”形,而是类似于两个“卜”字组合在一起的形状。

例句

1. 他凭虚推测出了真相。

2. 无法凭虚情来进行判断。

组词

1. 空虚

2. 虚假

3. 凭借

近义词

1. 凭借

2. 憑藉

3. 仗

反义词

1. 实际

2. 真实

3. 实在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