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军仪的意思、军仪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军仪的解释

(1).军队的礼仪。《魏书·阳平王熙传》:“ 太宗 治兵於东部,詔 熙 督十二军校閲,甚得军仪, 太宗 嘉之,赏赐隆厚。”

(2).军事仪仗。 北周 庾信 《周柱国楚国公岐州刺史慕容公神道碑》:“ 永熙 元年,补子都督,并加鼓节军仪,除 桑乾 太守,转补都督。”《北史·李迁哲传》:“仍给军仪鼓节,令与 田弘 同讨 信州 。”《南史·垣护之传》:“ 崇祖 闻 陈显达 、 李安人 皆增给军仪,乃启求鼓吹横吹。”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军仪是汉语中由“军”与“仪”构成的复合词,其核心含义指军队内部遵循的礼仪规范与仪式制度。根据《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释义,“军仪”包含两方面内容:一是指军人行为举止的标准,如军礼、队列动作等体现纪律性的仪态;二是指军队组织在重大场合执行的典礼程序,例如阅兵式、授衔仪式、烈士追悼仪式等。

从构词法分析,“军”字本义为武装部队,《说文解字》释作“圜围也”,引申为军事组织;“仪”字在《尔雅》中解为“度也”,指法度规范,二者结合形成具有制度性特质的军事术语。《军事大辞典》特别指出,军仪既包含《内务条令》规定的日常行为准则,也涵盖《队列条令》明确的集体行动规范。值得注意的是,该词汇在古代文献中多指代军队的威仪,如《三国志》载“整军仪,耀威武”,现代则更侧重制度化的礼仪体系。

网络扩展解释

“军仪”是一个汉语词汇,具有多重含义,具体解释如下:

一、基本含义

  1. 军队的礼仪
    指古代军队中遵循的礼节规范,强调纪律性和庄重感。例如《魏书·阳平王熙传》记载,北魏时期将领因“甚得军仪”而受嘉奖,体现对礼仪的重视。

  2. 军事仪仗
    指军队的仪仗队列或象征性装备,常用于阅兵、出征等场合。北周庾信在碑文中提到“鼓节军仪”,即指仪仗中的鼓乐和旗帜。

二、延伸与衍生义

三、其他关联

“军仪”的核心含义围绕古代军队的礼仪与仪仗展开,现代则衍生出文化作品中的虚构概念。若需进一步了解具体文献或动漫设定,可参考相关来源。

别人正在浏览...

案奉暗经把酒剥坏臕壮鄙小常胜将军斥资丑气村吏胆憷打拴迭继厎止东土六祖放饮服田力穑皈依滚轮嘿契闳襟徊徨縠屐胡夷夹被将才贱年解粽积劫金殿九老就医居干恋本灵蠯麟趾呈祥礼重漏语稆麦緑芽内仪撇波秦典人模狗样若敖骚动森肃鬺亨哨岗市曹鼠狼溏心条柯痛改前非兔钩晩入微忱忤往象兆小条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