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古地名。 巴郡 、 巴东 、 巴西 的合称。相当今 四川 嘉陵江 和 綦江 流域以东的大部地区。 晋 常璩 《华阳国志·巴志》:“ 建安 六年, 鱼復 蹇允 白 璋 争 巴 名, 璋 乃改 永寧 为 巴郡 ,以 固陵 为 巴东 ,徙 羲 为 巴西 太守,是为 三巴 。”《资治通鉴·晋安帝元兴三年》:“ 玄 以 桓希 为 梁州 刺史,分命主将戍 三巴 以备之。” 胡三省 注:“ 三巴 , 巴郡 、 巴东 、 巴西 也。 杜佑 曰: 渝州 ,古 巴国 ,谓之 三巴 。以 閬 、 白 二水东南流,曲折三迴,如‘巴’字也。”
(2).多泛指 四川 。 唐 杨炯 《后周明威将军梁公神道碑》:“遵 文翁 之遗训,学富 三巴 。” 明 施敬 《巴阳夜泊》诗:“独棹 三巴 夜,秋高片月孤。” 黄钧 《自成都归舟中作》诗:“久客 三巴 事可哀, 锦江 七月放船回。”
“三巴”一词主要有以下两种含义:
具体构成
指东汉时期由巴郡分置的巴郡、巴东、巴西三地合称。其范围大致位于今四川嘉陵江和綦江流域以东地区,涵盖重庆、南充、阆中等地。
历史演变
东汉建安六年(201年),益州牧刘璋将原巴郡划分为永宁郡(后改巴郡)、固陵郡(后改巴东)、巴西郡,形成“三巴”行政格局。
在文学作品中常以“三巴”代指整个四川,例如:
日本漫画《超元气三姐妹》的日文汉字写法为“三つ巴”,因此也被称作“三巴”,但此用法属于现代文化引申义,需结合具体语境理解。
《三巴》是一个汉字词语,它的意思指的是古代中国地理上的一个地区。三巴是指今天的重庆、巴中和巴南地区,位于中国西南地区。该地区自古以来就是巴蜀文化的发源地,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遗产。
《三巴》这个词的拆分部首是「口」,表示与口有关的意义。它包含有5个笔画。
《三巴》一词最早出现在《汉书·百越庶长利任列传》中, 记载了当时巴人的风俗和文化。在历史上, 三巴地区是巴族文化的核心地带,也是巴蜀地域的重要组成部分。
《三巴》这个词的繁体是「三峇」,使用的是传统的繁体字形。
古时候,汉字「三巴」的写法稍有不同,其中「巴」字的上方有一个「|」的撇,类似于「峇」的形状,与现代的写法有所区别。
1. 三巴地区是中国巴蜀文化的发源地。
2. 他们去了三巴地旅游,领略了巴蜀古文化的魅力。
三巴地区、三巴文化、三巴方言、三巴风情、三巴人
巴蜀、巴蜀地区、巴文化、蜀地
非巴、其他地区、其他文化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