鼓老的意思、鼓老的详细解释
鼓老的解释
对戏曲乐队中鼓师的尊称。 徐珂 《清稗类钞·戏剧·后场》:“场面之位次,以鼓为首,一面者曰单皮鼓,两面者曰荸薺鼓,名其技曰鼓板,都中谓之鼓老,犹尊之之意也。”
词语分解
- 鼓的解释 鼓 ǔ 打击乐器,圆柱形,中空,两头蒙皮:鼓乐(?)。鼓角(僶 )。大鼓。 形状、声音、作用像鼓的:耳鼓。石鼓。 敲击或拍打使发出声音:鼓吹。鼓噪。 发动,使振作起来:鼓励。鼓动。鼓舞。一鼓作气。 高
- 老的解释 老 ǎ 年纪大,时间长,有经验,陈旧的:老当益壮。老朋友。老练。老化。少年老成。老马识途。 对年纪大的人的尊称:吴老。老人家。老大爷。 极,很:老早。老羞成怒。 老年人:敬老院。扶老携幼。老有所为(唅
专业解析
"鼓老"是中国传统戏曲(尤其是京剧等剧种)中对乐队中司鼓者的尊称和专业称谓,是戏曲伴奏乐队(又称"场面"或"文武场")的核心人物与指挥者。
其详细含义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理解:
-
核心职责与地位:
- "鼓老"的首要职责是演奏板鼓(或称单皮鼓),这是戏曲乐队中最重要的打击乐器之一。
- 他通过敲击板鼓和掌控板(檀板)来掌控全剧的节奏、速度(尺寸)和力度。演员的唱、念、做、打,以及整个乐队的伴奏,都必须严格遵循鼓老给出的节奏信号(即"鼓点"或"锣鼓经")。
- 因此,"鼓老"被视为戏曲演出的实际指挥者和舞台节奏的总调度,在乐队中乃至整个演出中具有极高的权威性和核心地位。"老"字在此体现了对其艺术造诣和重要地位的尊崇。
-
艺术功能:
- 掌控节奏与气氛:通过丰富多变的鼓点组合(锣鼓经),"鼓老"精确地配合演员的表演,如开唱、收腔、亮相、武打、上下场等,制造或紧张激烈、或轻松舒缓的舞台气氛。
- 指挥乐队:鼓老不仅是鼓手,更是整个"武场"(打击乐部分,包括锣、钹等)和"文场"(管弦乐部分,如京胡、二胡、月琴等)的指挥。他的鼓点和手势(有时会用手势或鼓键示意)引导着其他乐师何时进入、变换节奏或停止演奏。
- 烘托表演:优秀的"鼓老"能深刻理解剧情和人物情感,通过鼓点的轻重缓急、抑扬顿挫,有力地烘托演员的表演,强化戏剧冲突和情感表达。
-
技艺要求:
- 担任"鼓老"需要极高的艺术修养和精湛的技艺。他必须:
- 精通所有常用锣鼓经(各种固定节奏型式的名称和打法)。
- 熟记全剧的剧本、唱腔、身段和表演程式,与演员配合得天衣无缝。
- 具备敏锐的临场反应能力,能根据演员现场的表演状态(如即兴发挥或突发情况)及时调整节奏。
- 拥有丰富的舞台经验和对不同流派、剧目风格的深刻理解。
总结来说,"鼓老"是中国戏曲音乐中不可或缺的灵魂人物,特指通过演奏板鼓和掌控节奏来指挥整个乐队、配合演员表演的核心乐师,其角色兼具高超的演奏技艺与舞台指挥的艺术功能。
参考来源:
- 《中国戏曲曲艺词典》(上海辞书出版社) - 该词典在"鼓师"、"场面"等条目中对戏曲乐队构成及鼓师的核心作用有权威解释。
- 《京剧文化词典》(汉语大词典出版社) - 对京剧伴奏体系及"鼓佬"(同"鼓老")的职责、地位有详细阐述。
- 《中国音乐词典》(人民音乐出版社) - 在涉及戏曲音乐、民族打击乐的部分,对司鼓者的功能和重要性有专业说明。
网络扩展解释
“鼓老”一词在不同语境中有两种主要解释,需结合具体使用场景区分:
一、戏曲领域的专业称谓(主流解释)
指对戏曲乐队中鼓师的尊称,常见于传统戏剧文化中。主要特征包括:
- 核心地位:在戏曲乐队(即"场面")中,鼓师居于指挥地位,通过鼓板掌控表演节奏。
- 乐器类型:使用单皮鼓(单面鼓)或荸荠鼓(双面鼓)等打击乐器。
- 历史依据:清代徐珂《清稗类钞》明确记载:"场面之位次,以鼓为首...都中谓之鼓老"。
二、成语引申含义(较少见)
查字典网站提出该词可解作"鼓励和支持老年人",但此解释未见于其他戏曲文献或权威词典,可能属于现代引申义或特定语境下的特殊用法,建议谨慎采用。
注意:日常使用中若涉及传统戏曲术语,应优先采用第一种解释;若需表达尊老含义,更推荐使用"尊老敬老"等规范表达。
别人正在浏览...
傲霜枝凹陷白乌百凶邦教辈群吧儿狗表壮不如理壮秉耕笔直麤骨递袭逗彻夺席干鹄绀幰宫人够了刮绝禾蔈虎穴得子家成业就讦施掎汩秔稻鲸涛鼍浪进名禁钱基音口敕狸奴廪竹俚儒铭心镂骨盘铃傀儡破丢不答乾嗝侨居穷途三郊上纳善好神龟乐麝香缡丝车伺诈嵩岱遝冈复岭恬言柔舌同朝通粗图案枉道兦命王杨卢骆晼晼文客午贯享先小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