嵩岱的意思、嵩岱的详细解释
嵩岱的解释
嵩山 和 泰山 的并称。《后汉书·杨伦传》:“夫圣王所以听僮夫匹妇之言者,犹尘加 嵩 岱 ,雾集 淮 海,虽未有益,不为损也。” 晋 葛洪 《抱朴子·微旨》:“虽日月丽天之炤灼, 嵩 岱 干云之峻峭,犹不能察焉。” 南朝 梁 萧统 《七契》:“福比 嵩 岱 ,道则穹苍。”
词语分解
- 嵩的解释 嵩 ō 〔嵩山〕山名,在中国河南省。 高:嵩峦(高耸的峰峦)。嵩呼(亦称“山呼”)。 笔画数:; 部首:山; 笔顺编号:
- 岱的解释 岱 à 中国泰山的别称。亦称“岱宗”、“岱岳”。 笔画数:; 部首:山; 笔顺编号:
专业解析
嵩岱是汉语中一个具有深厚文化内涵的合成词,其含义可从以下角度详细阐释:
-
本义指代两座名山:
- “嵩” 特指中岳嵩山,位于今河南省登封市,是中国五岳之一,以“天地之中”的文化地位和少林寺等历史遗迹闻名,象征崇高与中心。
- “岱” 特指东岳泰山(古称“岱宗”或“岱岳”),位于今山东省泰安市,是五岳之首,在传统文化中被视为“五岳独尊”,象征至高无上的权威、稳重与神圣。
- 因此,“嵩岱”连用,字面意思即指嵩山和泰山这两座地位极其崇高的名山。
-
引申义象征崇高、伟大与稳固:
- 由于嵩山和泰山在中国文化中都具有无与伦比的崇高地位和象征意义(嵩山为“中”,泰山为“尊”),“嵩岱”一词常被用来比喻极其崇高、伟大、稳固或重要的事物。它超越了具体的地理指代,升华为一种文化意象。
- 这个引申义常用于形容人的功业、德行、声望或地位,表示其如嵩山泰山般巍峨屹立、令人景仰、不可动摇。例如,形容某人的功勋卓著、德高望重或地位尊崇。
-
古籍用例佐证:
- 该词的引申用法在古代文献中已有体现。例如,《晋书·卷六十五·王导传》中记载:“(王导)拥神州之望,居嵩岱之任。” 此处“嵩岱之任”即比喻王导肩负着如同嵩山泰山般重大而崇高的责任。
- 《宋书·卷六十六·何尚之传》亦有:“尚之……德望具瞻,理冠嵩岱。” 这里的“理冠嵩岱”意指何尚之的德行声望居于如同嵩岱般崇高的首位。
权威参考来源:
- 《汉语大词典》:该权威辞书对“嵩”、“岱”及相关的“嵩岱”意象有详细收录和解释,是理解其本义和引申义的基础。 (注:因无法提供确切在线链接至《汉语大词典》具体词条,此处仅列来源名称)
- 《晋书》(唐·房玄龄等撰):中华书局点校本或其他权威出版社版本。其中《王导传》是“嵩岱”用于比喻崇高责任的重要书证。
- 《宋书》(梁·沈约撰):中华书局点校本或其他权威出版社版本。其中《何尚之传》是“嵩岱”用于比喻德行声望居于首位的重要书证。
网络扩展解释
“嵩岱”是汉语中一个组合词,具体含义及背景如下:
1.基本释义
“嵩岱”指嵩山和泰山的并称,属于地理文化名词。其中:
- 嵩山:位于河南登封,别称“中岳”,古称外方、崇高、崇山、岳山等。
- 泰山:位于山东泰安,别称岱山、岱宗、东岳、泰岳等,有“五岳之首”之称。
2.词源与用法
- 文献记载:最早见于《后汉书·杨伦传》和晋代葛洪的《抱朴子》,如“尘加嵩岱,雾集淮海”,比喻事物虽微小却能积累成宏大。
- 文化象征:嵩山和泰山均为五岳成员,象征崇高地位与自然壮丽,常用于诗文比喻高峻、稳固或重要事物。
3.相关扩展
- 嵩山别称:外方、崇高、崇山、岳山、嵩岳等,因位居中原被定为“中岳”。
- 泰山别称:岱山、岱宗、东岳等,因东方属“生发之地”,被帝王视为封禅圣地。
4.现代应用
该词多用于文学或历史语境,如描述自然景观的雄伟或借喻事物的厚重感,例如:“嵩岱之巍峨,承载千年文明。”
如需进一步了解两山的历史文化,可参考《后汉书》或五岳相关研究文献。
别人正在浏览...
被窝鄙于不屑不皇持容催取错立东挦西扯断见蠹患耳聋眼黑梵馆法眼分餐灌制锅巴海藏含垢弃瑕豪奸镮铜火米机便结核杆菌巨川材礧碕谅情炼炭龙勒轮指马你子扪足鸣鸱民猷默苍内三郎剽卤飘洋航海疲暮寝宿齐驱并骤起为头畎遂冗滥三尺喙尚玄上院删诗恃宠爽逸水害私士酸嘶宿名胎衣叹惋外僚万衆未决窝窝瘪瘪诬能午桥泉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