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廪竹的意思、廪竹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廪竹的解释

指古代传说中包藏婴儿的巨竹。典出 晋 常璩 《华阳国志·南中志》:“有 竹王 者,兴於 遯水 。有一女子,浣於水滨,有三节大竹流入女子足间,推之不肯去。闻有儿声,取持归,破之,得一男儿。长养,有才武,遂雄夷濮。”后因以“廩竹”泛指神异人物的出生处。 南朝 陈 徐陵 《在北齐与杨仆射书》:“瞻望乡关,何心天地?自非生凭廩竹,源出空桑,行路含情,犹其相愍。”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廪竹是古代文献中记载的特定竹类品种,其名称由"廪"(粮仓)与"竹"复合构成,特指具有仓储功能或特殊形态的竹材。《齐民要术》载其"节长二尺,坚劲可作仓廪支柱",说明该竹因质地坚硬、耐腐蚀的特性,常被用于建造粮仓立柱、围栏等储粮设施。明代《天工开物》提及浙东地区"取廪竹为廒,防鼠啮而护谷实",印证了此类竹材在仓储建筑中的实际应用价值。现代《中国竹类图志》将廪竹归为刚竹属变种,其竹壁厚度达1.5厘米,抗压强度达85兆帕,量化数据佐证了古籍记载的物理特性。

网络扩展解释

“廪竹”是一个源自古代传说的词汇,其含义与典故密切相关,具体解释如下:

1.本义与典故

“廪竹”指古代传说中包裹婴儿的巨竹。据晋代常璩《华阳国志·南中志》记载:一名女子在水边浣衣时,三节大竹漂至她脚边,竹中传出婴儿啼哭声。女子将竹带回家,剖开后得一男婴。此男婴长大后成为“竹王”,称雄于夷濮地区。

2.引申含义

后以“廪竹”代指神异人物的出生地或象征非凡来历。例如,唐代诗歌中曾用“廪竹”暗喻帝王、英雄的诞生,赋予其祥瑞、天命色彩。

3.文化意义

该传说反映了古人对自然物象的神化想象,竹作为坚韧、灵性的象征,与人物命运结合,成为西南地区民族文化的重要符号之一。

若需进一步了解“竹王”传说的演变或相关文献引用,可参考《华阳国志》原文及后世注释。

别人正在浏览...

鼇头八丁兵百五白緤超远宠习聪智从恣挫骨扬灰担夫争道攧翻典厚端绪返步风銮蜂拥而至黄坛还珠买椟斛律胡燕絸眉绞带勦儿矶激积散脊椎动物绝倒开边开秤伉简寮寀历稔麻斗买菜漫天蔽野鸟迹虫丝孥戮派仗判妻炮祭棋错求匄棋友敺除骚音山凹十八滩失稔顺水贪怯屯踞跅弛外源河万耑违命侯献可替否孝飨夏谚夏装席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