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谓水回旋撞击。《文选·马融<长笛赋>》:“波澜鳞沦,窊隆诡戾。” 张铣 注:“窊隆诡戾,谓水流下上,奇势迴戾不常之貌。”
(2).怪异不合常情。 明 袁宏道 《<陕西乡试录>序》:“然诡戾穿凿者,或亦人有其篇,篇有其语焉,似犹自丑其质,而欲褰裳就之也。”
“诡戾”是一个汉语词汇,其含义可从以下两个层面解析:
自然现象描述
指水流回旋撞击或形态乖违不定的状态。如《长笛赋》中“波澜鳞沦,窊隆诡戾”,形容水流上下起伏、回旋撞击的奇特意象。
抽象概念引申
表示事物或行为怪异、不合常理。例如明代袁宏道提到“诡戾穿凿者”,批评牵强附会的文风。
古典文献中,“诡戾”多用于描绘自然或事物状态,而形容人性时需谨慎,需结合具体语境判断。建议在正式写作中优先采用其古典含义,引用时标注来源如《长笛赋》或袁宏道著作。
诡戾是一个中文词汇,它常用来形容人的行为或思想不正常、狡猾、邪恶。
拆分部首和笔画:诡(部首言,笔画7)+ 戾(部首戈,笔画9)。
诡戾这个词的来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汉字演变。然而,具体它是在古时候产生的,没有确切的来源可考。
在繁体字中,诡戾的写法保持不变,仍然是「詭戾」。
在古代汉字书写中,该词的写法可能会有一些变化,但具体的古汉字写法无法准确确定。
1. 他的表情诡戾而可怖。
2. 她的心思诡戾,让人捉摸不透。
1. 诡计
2. 诡谲
3. 诡异
1. 狡猾
2. 阴险
3. 奸诈
1. 正直
2. 善良
3. 正常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