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大律的意思、大律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大律的解释

重要的原则、法则。《商君书·战法》:“兵大律在谨。” 汉 班固 《典引》:“汪汪乎丕天之大律,其畴能亘之哉!” 严复 《救亡决论》:“且为将不知天时之大律,则暑寒风雨,将皆足以破军。”

词语分解

网络扩展解释

“大律”一词主要有以下两层含义,需结合语境理解:

  1. 广义指重要原则或法则 指事物运行的核心规律或社会规范,常见于古代文献。例如:

    • 《商君书·战法》提到“兵大律在谨”,强调军事原则的核心是谨慎;
    • 班固《典引》中“丕天之大律”指天地间根本法则;
    • 严复在《救亡决论》中引申为自然规律,如气候对战争的影响。
  2. 特指北周法典《大律》 作为历史专有名词,指北周武帝宇文邕时期(563年)颁布的法规,又称《北周律》。其特点包括:

    • 由赵肃、拓跋迪等编撰;
    • 仿《尚书·大诰》体例;
    • 分25篇(含刑名、法例、婚姻等);
    • 共1537条,比前朝《北齐律》多588条。

补充说明
该词现代使用较少,多用于历史文献研究或引述古典法则的场景。需注意区分其作为普通词汇与特定法典名称的不同语境。

网络扩展解释二

大律(dà lǜ)是一个由两个字组成的成语,表示宏大而庄严的律法。下面我们来分析一下这个词的意思、部首和笔画、来源、繁体、古时候汉字写法、例句,以及相关的组词、近义词和反义词。 意思:大律指的是一种宏大而庄严的律法,通常用于描述法治、法律或法规。 拆分部首和笔画:大律由两个汉字组成。其中,“大”字的部首是“大”,由三个笔画组成;“律”字的部首是“彳”,由九个笔画组成。 来源:大律一词最早出现在《论语》中,是孔子所说:“大律之失,民散如也。”此后,这一成语被广泛引用以表达法治的重要性。 繁体:大律的繁体字为「大律」。 古时候汉字写法:在古代汉字书写中,大律的写法与现代一致,没有明显的区别。 例句:在现代用法中,我们可以用“大律”来表示:“遵守大律是每个公民的责任。” 组词:与大律相关的组词包括小律、律法、律师、律政等。 近义词:与大律意思接近的词语有法规、法度、法则等。 反义词:与大律意思相反的词语有违法、犯罪、非法等。 希望以上回答对您有帮助!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