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謂水回旋撞擊。《文選·馬融<長笛賦>》:“波瀾鱗淪,窊隆詭戾。” 張銑 注:“窊隆詭戾,謂水流下上,奇勢迴戾不常之貌。”
(2).怪異不合常情。 明 袁宏道 《<陝西鄉試錄>序》:“然詭戾穿鑿者,或亦人有其篇,篇有其語焉,似猶自丑其質,而欲褰裳就之也。”
“詭戾”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可從以下兩個層面解析:
自然現象描述
指水流回旋撞擊或形态乖違不定的狀态。如《長笛賦》中“波瀾鱗淪,窊隆詭戾”,形容水流上下起伏、回旋撞擊的奇特意象。
抽象概念引申
表示事物或行為怪異、不合常理。例如明代袁宏道提到“詭戾穿鑿者”,批評牽強附會的文風。
古典文獻中,“詭戾”多用于描繪自然或事物狀态,而形容人性時需謹慎,需結合具體語境判斷。建議在正式寫作中優先采用其古典含義,引用時标注來源如《長笛賦》或袁宏道著作。
詭戾是一個中文詞彙,它常用來形容人的行為或思想不正常、狡猾、邪惡。
拆分部首和筆畫:詭(部首言,筆畫7)+ 戾(部首戈,筆畫9)。
詭戾這個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漢字演變。然而,具體它是在古時候産生的,沒有确切的來源可考。
在繁體字中,詭戾的寫法保持不變,仍然是「詭戾」。
在古代漢字書寫中,該詞的寫法可能會有一些變化,但具體的古漢字寫法無法準确确定。
1. 他的表情詭戾而可怖。
2. 她的心思詭戾,讓人捉摸不透。
1. 詭計
2. 詭谲
3. 詭異
1. 狡猾
2. 陰險
3. 奸詐
1. 正直
2. 善良
3. 正常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