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郭公的意思、郭公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郭公的解释

(1).布谷鸟的别称。布谷鸣声如呼“郭公”,故称。 元 李孝光 《寄朱希颜》诗之一:“会有行人回首处,两边枫树郭公啼。” 明 高启 《同杜徵士寅过南渚赴朱七丈招饮》诗:“果熟皆梅子,禽啼尽郭公。” 金檀 注:“《禽经》:‘郭公,鸟名,即布穀也。’” 清 曹寅 《鲥鱼》诗:“涔涔江雨熟梅子,黯黯春山啼郭公。” 徐珂 《清稗类钞·动物·布穀》:“布穀,一名鳲鳩,又名郭公,絶类杜鹃,而体较大。”

(2).傀儡。《乐府诗集·杂歌谣辞五·邯郸郭公歌》 郭茂倩 题解引《乐府广题》:“ 北齐 后主 高纬 ,雅好傀儡,谓之‘郭公’,时人戏为《郭公歌》。” 唐 温庭筠 有诗,题曰《邯郸郭公词》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郭公在汉语中主要有以下含义:

一、布谷鸟的别称

“郭公”是古人对布谷鸟(杜鹃科鸟类)的俗称,因其鸣叫声似“郭公”而得名。此名称最早见于唐代文献,如段成式《酉阳杂俎》卷十六记载:“鸤鸠,一名郭公。”布谷鸟因季节性鸣叫特征,在农耕文化中常被视为催耕的象征。

二、历史人物的尊称

  1. 郭子仪

    唐代名将郭子仪因平定安史之乱、再造唐室的功勋,被尊称为“郭公”。其事迹见于《旧唐书·郭子仪传》,后世多以“郭公”代指功勋卓著的武将。

  2. 郭威

    五代后周太祖郭威,亦被尊为“郭公”。他在建立后周政权及改革弊政中起到关键作用,欧阳修《新五代史》载其“务农桑,恤孤贫”,后世史书多沿用此称。

三、特殊文化意象

  1. 傀儡戏角色

    宋代文献《乐府杂录》提及“郭公”为傀儡戏中的滑稽角色,后引申指无实权的傀儡人物。

  2. 城隍神别称

    明清地方志中,部分地区的城隍神被民间称为“郭公”,如《河南府志》载洛阳城隍庙俗称“郭公祠”,反映地方信仰的演变。

四、方言中的差异

在闽南语等方言中,“郭公”亦指代猫头鹰(如《台湾语典》),需结合地域语境理解。


参考资料:

网络扩展解释

“郭公”是一个具有多重含义的词语,具体解释需结合语境分析:

一、布谷鸟的别称

解释:因布谷鸟的鸣叫声类似“郭公”发音,故得此名。
文学例证:

二、傀儡的代称

历史典故:北齐后主高纬喜好傀儡戏,时人称傀儡为“郭公”,并衍生出《邯郸郭公歌》。
文化关联:唐代温庭筠曾以此为题作诗《邯郸郭公词》,反映傀儡戏在当时的影响。

三、成语中的象征意义

基本含义:象征困境中坚持正义、崇尚公道的品质。
来源:源自古代传说人物“郭公”,他因正直不畏权势、揭露腐败而成为正义的代名词。
使用场景:多用于褒扬品德高尚或坚持原则的人物。


“郭公”的释义需结合语境,常见为鸟类别称和傀儡代称,而作为成语使用时则带有道德象征意义。不同文献中具体含义可能侧重不同,建议通过权威词典进一步验证。

别人正在浏览...

蔼蔼懊悔无及邦途倍偿彻里至外驰道雠贱德谟克拉西登山堕损二十四番风二台纺手放淤纷至沓来赶超扞圉鬼胡延害命竑议回纥剪伤皭然窘慴积虚赍旨珂里来者可追雷音两下里灵畤録贴路照驴头緑莹莹马流蹑寻乔画轻脆邱墟日畿荣冕柔同纱幔少年犯侍医四韵诗孙竹桃穣同上头炉香穨响托生晚餐妄折威裕县鷄小床晓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