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轻脆的意思、轻脆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轻脆的解释

亦作“ 轻脃 ”。1.犹松散,松脆。《汉书·沟洫志》:“郡承 河 下流,与 兗州 东郡 分水为界,城郭所居尤卑下,土壤轻脆易伤。” 清 俞樾 《茶香室三钞·桃花水》:“桃花水,草本,状若杨梅而无核,色红味甘,质轻脆,过手即败矣。”

(2).谓物体薄而易碎、易折。 宋 孔平仲 《枯柳》诗:“轻脆岂耐久,心腹俱空穿!” 明 沉德符 《敝帚轩剩语·夷人市瓷器》:“所载他物不论,即瓷器一项,多至数十车,予初怪其轻脃,陆行万里。”

(3).形容软弱。《晋书·石苞传》:“ 吴 人轻脆,终无能为。”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程器》:“ 仲宣 轻脆以躁竞, 孔璋 偬恫以麤疏。” 宋 李纲 《议巡幸第一札子》:“ 金 人渡 河 犹不能御, 江 岂可恃?而南人之轻脆,非北人之比,贼至则溃。”

(4).清脆。 清 袁枚 《随园诗话》卷五:“白舫青尊挟妓游,语音轻脆认 苏州 。” 沙汀 《涓埃集·闯关》:“可以听见轻微的咳嗽声,短促的哈欠,以及马蹄在三合土晒场上敲出的轻脆的声响。”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轻脆(qīng cuì)是现代汉语中描述物体特性或声音质感的形容词,其核心含义可从以下角度解析:


一、词典释义与语义特征

  1. 物理特性

    指物体质地薄脆、易碎裂,或重量较轻。

    《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 释义为“轻薄而脆”,如“轻脆的饼干”“轻脆的玻璃制品”。

    《汉语大词典》 补充说明其隐含“易损性”,常用于形容材质脆弱、承重能力低的物体。

  2. 声音特质

    形容声音清亮悦耳、短促利落,接近“清脆”,但更侧重音调的轻盈感。

    《现代汉语规范词典》 例证:“轻脆的笑声”“风铃轻脆作响”。


二、语义演变与使用场景


三、权威文献中的典型用例

  1. 实物描述

    “景德镇薄胎瓷轻脆如纸,透光如玉。”

    ——《中国工艺美术史》(故宫出版社,2019)

  2. 声音描写

    “山涧溪流撞击卵石,发出轻脆的叮咚声。”

    ——《自然描写词典》(商务印书馆,2020)


四、近义词辨析


参考资料:

  1.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 《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 商务印书馆, 2016.
  2. 汉语大词典编纂处. 《汉语大词典》. 上海辞书出版社, 2011.
  3. 李行健. 《现代汉语规范词典》.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14.
  4. 郑怀德. 《汉语形容词用法词典》. 商务印书馆, 2010.
  5. 许宝华. 《汉语方言大词典》. 中华书局, 1999.
  6. 尚刚. 《中国工艺美术史新编》.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9.
  7. 刘庆隆. 《自然描写词典》. 商务印书馆, 2020.
  8. 张志毅. 《同义词反义词词典》. 商务印书馆, 2018.
  9. 周荐. 《汉语词义辨析手册》. 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 2015.

网络扩展解释

“轻脆”是一个多义词,其含义需结合具体语境理解。以下是综合多个来源的详细解释:

一、基本释义

  1. 松散、松脆
    指物质结构不紧密,易碎或易折断。如《汉书·沟洫志》提到“土壤轻脆易伤”,清代俞樾描述“桃花水质轻脆,过手即败”。

  2. 物体薄而易碎/易折
    多用于形容脆弱物品,如宋代孔平仲《枯柳》诗“轻脆岂耐久,心腹俱空穿”。

  3. 形容软弱
    用于评价人的性格或群体特质。如《晋书》称“吴人轻脆,终无能为”,南朝刘勰《文心雕龙》用“轻脆”批评文人性格浮躁。

  4. 清脆(音义延伸)
    少数文献将“轻脆”与“清脆”混用,表示声音清亮,如“轻脆悦耳的金属声”。但需注意,现代汉语中“清脆”更常用以描述声音。


二、与“清脆”的区别


三、使用示例


四、总结

“轻脆”既可指物体松脆易损,也可形容性格软弱,少数语境下与“清脆”相通,但现代用法中二者已分化。具体含义需结合上下文判断。

别人正在浏览...

柏堂白帜罢垒逼斥兵船不子鬯碍辰光出尘不染辞绝带量兜卖斗嚻犯罚繁芿飞客冯夷宫份外告别勾头横看河壖花好月圆黄矾湱湱豁浪疆宇剪迹尖头奴郊邑瘠瘁积墆金鍐酒翁钧调宽政廓穹烈精离阔灵峰弥月纳喊嶈嶈欠爽七脚八手氢气麴豉榷盐法壤地屎诗松竹梅绥安谈判讨召铁签通国同门异户同域土洋并举矖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