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裹肚的意思、裹肚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裹肚的解释

(1). 宋 元 时男子长衣外包裹腰肚的绣袍肚。 宋 陆游 《老学庵笔记》卷二:“又祖妣 楚国 郑 夫人 有先左丞遗衣一篋,袴有绣者,白地白绣,鹅黄地鹅黄绣,裹肚则紫地皁绣。祖妣云:‘当时士大夫皆然也。’”《元典章·工部三·役使》:“祗候不系只孙裹肚。”

(2).有花纹装饰的阔腰巾。又名围肚看带。《京本通俗小说·碾玉观音》:“适来郡王在轿里,看见令爱身上繫着一条绣裹肚。”

(3).兜肚。 金 元好问 《续夷坚志·延寿丹》:“捣为泥丸作弹子大,黄丹为衣,纸带子盛此药一丸,缝合著脐中,上用裹肚繫定。”《初刻拍案惊奇》卷一:“那问的人揭开长衣,露出那兜罗锦红裹肚来。”《古今小说·陈御史巧勘金钗钿》:“﹝ 金孝 ﹞一日挑了油担出门,中途因里急,走上茅厠大解,拾得一个布裹肚,内有一包银子,约莫有三十两。”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裹肚在汉语词典中的释义可分为两个主要义项,兼具实用功能与文化内涵:


一、古代服饰部件

指包裹腹部的菱形布帛,形似围腰,兼具保暖与装饰作用。

例证:

唐代白居易《赠韦处士六年夏大热旱》诗:“汗巾束头鬓,膻食熏襟抱。始觉韦山人,休粮散发好。” 其中“膻食熏襟抱”暗指裹肚沾染汗食气味,反映其贴身属性 。

文化特征:


二、方言指代肚兜

在北方部分地区(如山西、陕西),“裹肚”指菱形刺绣肚兜,为传统内衣形制。

民俗功能:

  1. 护体避邪:儿童肚兜常绣“五毒”图案(蝎、蛇等),寓意驱病禳灾(参考《中国民间美术全集·服饰卷》)。
  2. 婚俗象征:新娘陪嫁品中,红色裹肚象征多子多福(晋中地区婚俗考)。

词源考据:

“裹”取“包裹”之义,“肚”指腹部,构词直指其功能。该词初见于唐代文献,宋元后渐分化出地域性含义 。

权威参考:

网络扩展解释

“裹肚”是一个多义词,其含义需结合历史语境和服饰文化来理解,主要包含以下三种解释:

  1. 宋元时期的绣袍肚
    指宋元时期男子穿在长衣外、包裹腰腹的绣花袍服,具有装饰性和实用性。这种服饰常见于士大夫阶层,如《老学庵笔记》记载其材质和绣工特点。

  2. 有花纹的阔腰巾(围肚看带)
    一种装饰性腰巾,通常带有花纹,系于腰间作为服饰配件。例如《京本通俗小说》中提到“绣裹肚”,即指此类装饰物。

  3. 传统贴身内衣(兜肚)
    即兜肚,一种覆盖胸腹的贴身衣物,用布带系于脖颈和腰间,兼具保暖与遮挡功能。民间传说其起源与女性保护胸部有关,后演变为通用服饰。


注意:

别人正在浏览...

饱参兵匪卜甲捕诛餐毡苏骖左骋气尘情电雷雕伤断灭杜塞风磨扶于归塘顾家画龙点睛划圈胡打海摔嘉纳鉴湖女侠艰鲜检驭坚壮击楫中流即刻金镳九关儁迈开揭慷忾了别乐而忘忧乐探亮棚了如麻经儿麻酥糖麋鹿游命爵迷踪拳拑秣敲锣放炮轻媠起辇人亡政息肉红三细僧院山影殊翁袒胸露背听见风就是雨通袖投资公司,投资信托公司外江佬忘形朋相待消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