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投阱下石的意思、投阱下石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投阱下石的解释

[attack someone who has already fallen from power] 投入陷阱,落下石块。比喻在人危难之时趁机加害。亦作“投井下石”、“落井下石”

详细解释

比喻乘人之危加以陷害。语出 唐 韩愈 《柳子厚墓志铭》:“一旦临小利害,落陷穽不一引手救,反挤之又下石焉者,皆是也。” 蔡东藩 《后汉通俗演义》第三十回:“ 宋扬 削职归里,最可恨的是郡县有司,投阱下石,更将 扬 砌入罪案,捕繫狱中。”亦作“ 投井下石 ”、“ 投石下井 ”。 鲁迅 《坟·论“费厄泼赖”应该缓行》:“他日复来,仍旧先咬老实人开手,‘投石下井’,无所不为,寻起原因来,一部分就正因为老实人不‘打落水狗’之故。” 梁斌 《播火记》十六:“草野朋友,没有什么政治的约束,平时追逐酒肉,事情一来,就投井下石。”

词语分解

网络扩展解释

“投阱下石”是一个汉语成语,其含义和背景可综合多个权威来源总结如下:

基本含义

比喻在他人陷入困境时,不仅不施以援手,反而趁机加害或进一步陷害。该成语通过“向陷阱中扔石头”的意象,生动刻画了乘人之危的卑劣行为。

出处与典故

源自唐代韩愈的《柳子厚墓志铭》:“一旦临小利害,落陷穽不一引手救,反挤之又下石焉者,皆是也。”。韩愈借此批评当时社会对朋友危难时冷漠甚至落井下石的风气。

用法与近义词

示例与延伸

史书《前汉演义》曾用此成语描述陷害行为:“荣不顾后虑,乘便构造……偏被他人告发,说他侵占宗庙余地,无非投阱下石。”,可见其常用于历史或文学语境中,强调道德批判。


以上内容综合了词典释义、典故出处及文学用例,完整信息可参考相关来源。

网络扩展解释二

《投阱下石》的意思

《投阱下石》是一个成语,意思是指以恶意诱骗或设置陷阱,使对方中计受害。

《投阱下石》的部首和笔画

《投阱下石》的部首是手(扌),共有11画。

《投阱下石》的来源

《投阱下石》最早出自《左传·襄公十五年》。原文是:“投来石於井,立而哭之,众利而共伤之。”意思是说有人在井里投下石头,然后站在旁边哭泣,众人都得到好处,但共同受到了伤害。

《投阱下石》的繁体

《投阱下石》的繁体字是「投竊下石」。

古时候《投阱下石》的汉字写法

在古时候,《投阱下石》的汉字写法为「投節下石」,其中的「節」就是现在的「窃」。

《投阱下石》的例句

他以友好的面孔向我伸出援助之手,但实际上却在《投阱下石》,我没有上当。

《投阱下石》的组词

- 阴谋投阱

- 投壶满酒

- 下策

《投阱下石》的近义词

- 图谋不轨

- 陷害他人

《投阱下石》的反义词

- 忠诚正直

- 以诚待人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