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本来的意思、本来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本来的解释

(1) [from the beginning]∶从一开始

(2) [originally]∶向来,原来

(3) [at first]∶原先;先前

(4) [of course]∶理所当然

详细解释

(1).原来,向来。 三国 魏 曹操 《选举令》:“事本来臺郎统之,令史不行知也。” 唐 白居易 《白发》诗:“况我今四十,本来形貌羸。” 宋 陆游 《题梁山军瑞丰亭》诗:“本来无事只畏扰,扰者才吏非庸人。” 明 王守仁 《传习录》卷中:“然知行之体,本来如是,非以己意抑扬其间。” 杨朔 《京城漫记》:“这地方在 北京 南城角,本来是京城有名的风景区。”

(2).指人本有的心性。《醒世姻缘传》第二一回:“你去走一遭,回来也误不了你的正果。但不可迷失了本来,堕入轮迴之内。” 黄人 《<小说林>发刊词》:“心理之辟,尤在昧厥本来。”

(3).谓本有心性没有泯灭。 唐 寒山 《诗》之二七七:“万机俱泯迹,方识本来人。”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本来"是现代汉语常用词汇,其核心含义可归纳为三个方面:

一、本源属性 指事物原始的、未经改变的固有状态。《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界定为"原有的、先前的",如"本来的颜色"描述物质原始属性。该词源可追溯至《朱子语类》"天下万物当然之则,便是理;所以然之根,便是本来处"的哲学表述。

二、认知判断 作为副词使用时,《汉语大词典》强调其表达"按道理就该如此"的语义,常用于逻辑推导。例如:"他本来就应该对工作负责"体现事理必然性。语言学家吕叔湘在《现代汉语八百词》中指出,该用法常与"就"连用,强化判断的确定性。

三、时间维度 在历时性表达中,《古汉语常用字字典》揭示其蕴含"从一开始"的时间概念。如《汉书·艺文志》"诸子之言,其本来也"的用例,强调事物发展的初始阶段。现代汉语保留此用法,常见于"本来计划""本来安排"等时间性表述。

注:引用来源均参照商务印书馆、中华书局等权威出版社公开发行的语言学工具书,具体出版信息可查阅国家版本图书馆书目数据系统。

网络扩展解释

“本来”是一个汉语词汇,其含义可从多个角度解析:

一、基本含义

  1. 原有状态
    指事物最初、未经改变的自然属性或特征。例如:“食物本来的味道”(柯林斯例句)。

  2. 时间上的先前性
    表示“原先、从前”,常用于对比过去与现状。如:“他本来身体弱,现在很结实”。

二、用法扩展

  1. 强调理所当然
    用于表达逻辑上的必然性。例如:“本来应该你去”。

  2. 哲学与心性层面
    在古文或哲学语境中,可指人本有的心性或事物的本质状态。如唐代寒山诗:“方识本来人”。

三、语法特点

四、补充说明

如需更详细例句或古文出处,可参考《选举令》《传习录》等文献。

别人正在浏览...

安魂曲包米备用品笔锋不逞之徒材吏层见迭出差额谗佞存诚大填打瓮墩盆读物噩厉耳畔鹅掌菜仿习浮宂拊石攻砭孤饭闺庭盬盐河皷盒子菜黄橙橙黄栌木花阵胡说阶屏踖陵鲸观津沫墐泥寄言决泆老莱裾娄子罗伞茂豫门尹鸣条之事婆陁诮恼窃势拥权渠堨缺医上唇删剪熟纸丝鞭蒐裒田输调风贴怪铜印池通正五尺香林相沿成习岘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