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pull a long face]∶因不高兴而板起脸
呱嗒着脸,半天不说一句话
(2) [talk foolishly]∶说话——含贬义
乱呱嗒一阵
(3) [satirize]∶[以不入耳的语言] 讽刺、挖苦
呱嗒人
见“ 呱噠 ”。
关于“呱嗒”一词的详细解释,综合权威来源可归纳为以下三类含义:
一、拟声词用法
二、方言引申义(含贬义色彩)
三、专有名词 指山东传统小吃,因制作时擀面杖与案板碰撞发出“呱嗒”声得名,清代已有200多年历史。
建议关注高权威来源(标注、、)获取更准确释义,其他网页可作为延伸参考。
《呱嗒》是一个拟声词,用来形容轻微的撞击或者响声。
《呱嗒》的拆分部首是口,笔画数为12画。
《呱嗒》的来源不太确切,一种说法是模仿鸟类的叫声,另一种说法是模仿器物撞击声。
《呱嗒》的繁体字是「呱噠」。
在古时候,《呱嗒》的写法可能有所不同,但是具体的写法没有确切的资料来证明。
1. 她轻轻一拍,锁嗒一声就开了。
2. 这个小孩不小心把碗摔地上,发出了一声呱嗒。
1. 呱呱:形容小孩刚出生时的哭声。
2. 嘎呱:形容玩具枪声音。
3. 嗒嗒:形容快速地响声。
1. 叮当:形容金属碰撞的声音。
2. 噼啪:形容砰砰的响声。
1. 寂静:形容完全没有声响。
2. 安静:形容没有噪音的环境。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