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马嚼子与马鞭。 汉 焦赣 《易林·艮之夬》:“驥穷盐车,困於衔箠。”
2.马鞭相接。谓车马往来不绝。《新唐书·郑元铸传》:“且 唐 有天下,约可汗为兄弟,使馹衔箠於道。”
衔箠(xián chuí)是古代汉语中的复合词,由“衔”和“箠”两个单字组合而成,其核心含义指驾驭马匹的器具,即马嚼子和马鞭的合称,引申为控制、驱策之意。以下从释义、词源、典籍用例及现代应用四方面详细解析:
衔(xián)
箠(chuí)
基本含义:
指马嚼子与马鞭,合称驭马工具。如《汉书·王褒传》云:“驾啮膝,骖乘旦,虽造父不能持衔箠。”(意为即使造父这样的驭马高手也难以操控)。
抽象引申:
象征对人或事物的控制与驱使。如《淮南子·缪称训》载:“故御马者,必执衔箠。” 喻指治理需掌握权柄。
《汉书·严安传》:
“驰车充国,用衔箠之变。”
注:指国家依赖严刑峻法控制民众,如驭马般以刑具驱策。
柳宗元《封建论》:
“束之以刑,驱之以衔箠。”
注:强调以刑罚和强制手段管理百姓。
“衔箠”属罕用文言词,多见于研究文献或引用古籍。其核心义“驾驭工具”仍保留于“衔”“箠”的单字用法中(如“衔铁”“鞭箠”)。
常见于比喻权力控制,如“执政治国之衔箠”,强调治理需刚柔并济。
参考资料来源:
(注:古籍原文可参考“中国哲学书电子化计划”等权威数据库,链接略)
“衔箠”是一个古代汉语词汇,其含义可从以下两方面解析:
指马嚼子与马鞭
“衔”指马嚼子(置于马口中的金属器具),用于控制马匹;“箠”同“棰”,意为鞭子。合称时表示驾驭马匹的工具。例如《易林·艮之夬》中“驥穷盐车,困於衔箠”,形容良马受困于盐车和束缚工具。
形容车马往来频繁
《新唐书·郑元铸传》提到“馹衔箠於道”,指马鞭相接、车马络绎不绝的场景,引申为道路繁忙的景象。
需注意该词属于生僻古语,现代使用极少。以上释义基于古籍引文,但因搜索结果权威性有限,建议参考《汉语大词典》等工具书进一步查证。
哀厉百端倍蓰璧水碧烟瀍邙禅学程罗尺树寸泓赐馔翠云钗村朴稻粮等身齐东澳暖流短拳敦授迩英殿仿宣纸霏霙冯子材钢结构垢蠧规谏哈剌契丹皇骇黄绢词荒谬绝伦挥扫交浃积怠解役径迹羁牵计偕簿拘闭居敬开帆喀喇昆仑山灵飞栾华履綦緑衣人没辙评赏嬗代扇面善日麝篝审阅失得施屠孀姑太平间团长伟抱小卷笑模滋儿霄壤之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