敝赋的意思、敝赋的详细解释
敝赋的解释
对自己军队的谦称。古代按田亩出车徒,故称兵卒、车辆为赋。《左传·襄公八年》:“ 蔡 人不从,敝邑之人不敢寧处,悉索敝赋,以讨于 蔡 。”《国语·鲁语下》:“我先君 襄公 不敢寧处,使 叔孙豹 悉帅敝赋,踦跂毕行,无有处人,以从军吏。”
词语分解
- 敝的解释 敝 ì 破旧,坏:敝旧。敝俗。敝衣。敝屣。敝帚自珍。 谦辞,用于与自己有关的事物:敝人(我)。敝姓。敝处。敝校。敝国。 笔画数:; 部首:攵; 笔顺编号:
- 赋的解释 赋 (賦) ù 旧指田地税:田赋。赋税。 中国古典文学的一种文体。 念诗或作诗:登高赋诗。 给予,亦特指生成的资质:赋予。赋有。天赋。禀赋。 古同“敷”,铺陈,分布。 笔画数:; 部首:贝; 笔顺编
网络扩展解释
“敝赋”是古代汉语中的谦称词汇,主要用于指代自己的军队或兵力。以下是其详细解释及相关信息:
1.词义解析
- 基本含义:指对自己军队的谦称。古代按田亩征调兵卒和车辆,因此用“赋”代指兵力或军事资源,而“敝”表示自谦(意为“破旧的”或“不足的”),组合后即“敝赋”。
- 构成来源:古代兵役和车马征调与田亩制度相关,“赋”本指田赋,后引申为军事力量;加上“敝”以示谦逊。
2.文献用例
- 《左传·襄公八年》中记载:“悉索敝赋,以讨于蔡”,意为“调动全部兵力讨伐蔡国”。
- 《国语·鲁语下》提到:“悉帅敝赋,踦跂毕行”,指“率领全部军队尽力出征”。
3.用法特点
- 谦辞功能:多用于外交辞令或正式场合,通过自贬表示对对方的尊重。
- 常见搭配:如“悉索敝赋”(竭尽兵力)、“悉帅敝赋”(率领全部军队),强调全力以赴。
4.现代应用
- 现代汉语中已较少使用,多见于古籍研究或历史文学作品中。例如造句:“寇三淼悉索敝赋,暗中调集弓箭手”。
“敝赋”反映了古代军事制度与礼仪文化,其谦逊表达方式体现了中华文化中的自谦传统。如需进一步了解例句或历史背景,可参考《左传》《国语》等典籍或权威词典。
网络扩展解释二
敝赋,拆分部首:敝(攴,丄),赋(贝,武),笔画:敝(7画),赋(11画)。
敝赋的来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文学赋体文。赋体文是中国古代文学中一种较为独特的体裁,它是一种模仿古人风格的作品,流传于汉魏晋南北朝时期。敝赋也常用来形容那些不够好或破旧的物品。
敝赋在繁体字中的写法与简体字相同,没有变化。
古代汉字的写法与现代有一些不同,但敝赋并没有明显的区别。敝赋的写法在古代通常是用毛笔在纸上进行书写。
例句:
1. 这个衣衫破烂的乞丐看起来真是敝赋中人。
2. 这台电脑已经敝赋不堪,需要换一台新的了。
组词:敝赋师、敝赋之物、敝赋题名、敝赋修补
近义词:破旧、破败、陈旧
反义词:华丽、新颖、精美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