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犹苟且,草率马虎。 汉 贾谊 《治安策》:“顽顿亡耻,奊詬亡节,亷耻不立,且不自好,苟若而可,故见利则逝,见便则夺。”
“苟若”是一个古汉语词汇,其含义和用法可综合以下信息进行解释:
“苟若”意为草率马虎、勉强应付,常用来形容做事不认真或态度敷衍的状态。其中:
词义解析
该词强调在不严谨的条件下草率行事,例如汉贾谊《治安策》中提到的“苟若而可”,意为“如果草率应付也能达成目的”()。
使用场景
多用于古文或书面语,现代汉语中较少使用。可描述对工作、任务等缺乏责任心的态度,如:“行事苟若,终致纰漏。”
需注意“苟若”并非现代常用词汇,更多出现在古典文献或学术讨论中。如需进一步了解“苟”字的其他用法(如“苟安”“不苟言笑”),可参考权威字典释义()。
苟若,一个意思为“若是如此”的词语,在现代汉语中常常用在否定句中,表示不屑或嘲讽。
苟若的部首是艹,笔画数为10。
苟若最早出现于《左传·昭公十年》,那个时候的意思是“即使如此”。后来,苟若逐渐演变为表示不屑或嘲讽的意味。
苟若的繁体形式为「苟若」。
在古代,苟若的写法略有不同,采用的是「苟」字的上半部分和「若」字的下半部分,合并成一个字。
1. 他苟若不努力,将来怎么能成功呢?
2. 他苟若自作聪明,结果一事无成。
1. 苟且:生活方法拙劣,不求上进。
2. 苟延:勉强延长寿命。
3. 苟同:勉强无害于己的事物。
1. 敷衍:马虎对待,不用心。
2. 草率:做事仓促,没有认真。
3. 懒散:懒惰松懈,不用力。
1. 认真:仔细努力,用心。
2. 尽职:尽力做好,尽责。
3. 用心:一心一意,专心致志。
阿睹白麻子霸僚不擒二毛出赁大策代价贷赊道迎點金成鐵逢比風顛分给覆车之鉴副虹浮萌服玉高邮垢泥彀张恒姿鸿多鬨然化穆慌张慌智回忆录胡支奬金匠门弃材建阳浃宙节夜疾痼氪灯掠立帘试礼谒洛阳市偭规错矩抹岸木獭爬虫骈指平勃秋荼忍苦耐劳深淳诗筹十二属爽越搜括田采窕窕通经通连铜马颓残吞赃往蹇消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