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长漏永的意思、更长漏永的详细解释
更长漏永的解释
漏:漏壶,古代的计时工具。形容漫漫的长夜。
词语分解
- 更的解释 更 ē 改变,改换:更正。更生(重新获得生命,喻复兴)。更衣(a.换衣服;b.婉辞,上厕所)。更定(改订)。更迭(轮流更换)。更递。更番。更新(旧的除去,新的建起)。更张(调节琴弦,喻变更或改革)。
- 永的解释 永 ǒ 水流长:“江之永矣”。 久远:永远。永生。隽永。永昼(长昼)。永年(a.整年;b.长寿)。永诀。永志不忘。永垂不朽。 古同“咏”,以诗词等来叙述。 笔画数:; 部首:水; 笔顺编号:
专业解析
“更长漏永”是一个汉语成语,读音为gēng cháng lòu yǒng,主要用于形容漫漫长夜,时间流逝缓慢的情景,带有一种寂寥、孤独或思绪绵长的意味。以下是其详细解析:
-
核心释义
这个成语的字面意思是“更声持续不断,漏壶滴水悠长”。“更”指古代夜间报时的更鼓或更梆声(一更约两小时),“漏”指古代计时工具漏壶(通过滴水计量时间),“永”意为长久、漫长。合起来,形象地描绘了夜晚显得特别漫长难熬的景象,常用来表达:
- 因孤寂、思念、忧愁或等待而感觉时间过得特别慢。
- 形容深夜的寂静与时光的缓缓流逝。
-
出处与文学背景
该成语源自中国古代诗词,最著名的出处是唐代诗人杜甫的《江边星月二首》其一:
“ 骤雨清秋夜,金波耿玉绳。更长频续漏,永夜尚余兴。”
这里“更长频续漏”即“更长漏永”的雏形,描绘了秋雨之夜,诗人听着连绵的更声和滴漏,感慨长夜未尽,心绪难平。杜甫的诗句赋予了此语浓厚的文学意境和情感色彩。
-
字义分解与比喻延伸
- 更 (gēng): 古代夜间计时单位(一更至五更),也指报更的声音。象征时间的分段和流逝。
- 长 (cháng): 长久、持续不断。形容更声连绵不绝。
- 漏 (lòu): 漏壶,滴水或沙的计时器。象征时间的点滴流逝。
- 永 (yǒng): 长久、漫长。强调时间的难熬和夜晚的无尽。
- 比喻延伸: 将具体的报时工具(更、漏)发出的声音和运作状态,比喻性地用来形容人对时间的主观感受(漫长),带有强烈的感情色彩。
-
用法与语境
该成语属于书面语,多用于文学作品、诗词或描述性散文中,表达一种深沉、寂寥、感时伤怀或思绪万千的情绪。常用于描写:
- 游子思乡、离人怀远的夜晚。
- 愁绪满怀、辗转难眠的长夜。
- 在寂静中等待或沉思的情景。
- 泛指感觉时间过得特别慢的夜晚。
权威参考来源:
网络扩展解释
“更长漏永”是一个汉语成语,其含义和用法可综合多个来源解释如下:
词义解析
- 更:古代夜间计时单位,一夜分为五更,每更约两小时()。
- 漏:指漏壶,古代滴水计时的工具,通过水位变化标记时间()。
- 永:长久、漫长。
整体含义:形容夜晚时间漫长,或指深夜时分()。
出处与用法
- 文学出处:最早见于元代石子章《竹坞听琴》第三折:“我为你呵捱了些更长漏永,受了些衾寒枕冷。”
- 语法功能:多作宾语或定语,用于描写深夜场景()。
- 例句扩展:明代崔时佩《西厢记·琴心写恨》中也有“一字字更长漏永,一声声衣宽带松”的用法()。
补充说明
- 近义词:如“长夜漫漫”“夜阑更深”,但“更长漏永”更具文学色彩()。
- 文化背景:通过“更”与“漏”两种计时工具,生动体现了古人感知时间的方式()。
若需进一步了解诗词中的具体用例,可参考《竹坞听琴》或《西厢记》原文。
别人正在浏览...
遨戏白壤播食不敢苟同残云层壁禅友逞辩斥讳抽地吹大牛触劘葱头皴劈殂谢荡检踰闲电教低眉倒运砥矢顿羽顿雨扼吭二十四节风裳风殿汩活矫矫不群急公好义禁池居歆口口袴筒浪宕老倒泪泉捩柁令甲凌夷理所不容暮夜怀金酿饭排除异己僻绝签补前调切镂袪荡茹恨身不由己书虫子书髓儵煜随遇而安天资雄厚味感文蛋相体裁衣晓筹携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