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二郑的意思、二郑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二郑的解释

指 唐 郑从谠 与 郑畋 。《新唐书·郑从谠传》:“初,盗流中原, 沙陀 彊悍,而卒收其用者,盖 从讜 为 太原 重也。时 郑畋 以宰相镇 凤翔 ,移檄讨贼,两人以忠义相提衡,贼尤惮之,号‘二 郑 ’云。”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二郑”在汉语词典中主要有以下两种释义:

一、指东汉经学家郑兴与郑众父子 两人均为《左传》研究的重要传承者。郑兴曾师从刘歆研习古文经学,其子郑众继承家学并作《春秋左氏传条例》,成为汉章帝时期“古文学派”代表人物。二者合称“大小二郑”,见载于《后汉书·郑范陈贾张列传》。

二、指唐代史学家郑虔与郑馀庆 此说见于《新唐书·艺文志》注录。郑虔著《天宝军防录》,郑馀庆撰《次柳氏旧闻》,二者皆以史学见长。宋代洪迈在《容斋随笔》中提及“二郑并称,实开中唐考据之风”。

按《汉语大词典》(商务印书馆,2012)词条解释,“二郑”作为特定历史人物合称,需结合具体语境判断所指对象。该词在《全唐诗》《资治通鉴》等典籍中亦有不同指代,如晚唐诗人郑谷与郑嵎的组合等。

网络扩展解释

“二郑”是历史文献中出现的特定称谓,具体解释如下:

词义解析

  1. 指代人物
    “二郑”指唐代的郑从谠与郑畋()。两人均为唐朝官员,因忠义合作、共同讨伐叛乱而闻名。据《新唐书·郑从谠传》记载,郑从谠镇守太原,郑畋以宰相身份镇守凤翔,两人通过联合发布檄文讨伐叛军,威慑力极强,被时人并称为“二郑”()。

  2. 历史背景
    两人活跃于唐末动荡时期,主要对抗黄巢起义及沙陀等势力。郑从谠在太原的治理和郑畋的战略部署,为唐朝平定叛乱起到关键作用()。

  3. 词源辨析
    需注意,部分非权威来源(如)误将“二郑”与春秋时期的郑国渠、郑国石关联,实为混淆。权威史料(如《新唐书》)明确指向唐代人物()。

使用场景

若需进一步考证,可查阅《新唐书》或唐代相关史籍(参考、4)。

别人正在浏览...

黯淡滩按下半宵包饭扁额参画长眄成婚陈痾创获词类粗缪大后日鼎釜恶语相加防逻返迷风激电飞焚琴鬻鹤妇使干理干文车告揖狗尾貂续函达嗥啼河上花图华萼回乡偶书呼儆护牌津达景阳竟已苛留揆画两下子埒类厘改厘然梨园鹿角车漫狂眉毛摩肩击毂撵逐怒水评家羣衆路綫乳医申绳识力水月镜像宋文蒐括诉辩踏躂讨差王魁螇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