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钩箝的意思、钩箝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钩箝的解释

谓诱使人说出实情而钳制之。《鬼谷子·飞箝》:“引鉤箝之辞,飞而箝之。” 陶弘景 注:“内惑而得其情曰鉤,外誉而得其情曰飞。得情即箝持之,令不得脱移,故曰鉤箝。”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钩箝是汉语中一个具有特殊语义结构的复合词,其含义可从字源、语义演变及文献用例三个层面解析:

  1. 字源解析

    “钩”本义指金属制成的弯曲器具(如鱼钩),引申为“探取、引诱”之意,如《鬼谷子·飞箝》中“钩箝之语,其说辞也,乍同乍异”,此处“钩”指以言辞诱导对方。

    “箝”同“钳”,原指夹持工具,后衍生出“控制、制约”的含义,如《汉书·爰盎传》载“箝天下之口”,即指压制言论。

  2. 语义复合与引申

    二字组合后,“钩箝”在古典文献中多指通过诱导与制约并用的手段达成目的,常见于纵横家、兵家等策略论述。例如《资治通鉴》注引《战国策》中“钩箝之术”,描述以利诱结合威慑的外交操控方式。

  3. 现代词典释义

    《汉语大词典》(第二版)定义“钩箝”为:“古代一种游说术,先诱引对方说出实情,再以言辞箝制之。”其核心特征在于动态的交互策略,强调从引导到掌控的过程性。

文献参考

网络扩展解释

钩箝(ɡōu qián)是一个源自古代谋略思想的词汇,其核心含义是通过特定手段控制他人。以下是综合多来源的详细解释:

  1. 词源与出处
    该词最早见于《鬼谷子·飞箝》篇,陶弘景注解指出:“内惑而得其情曰钩,外誉而得其情曰飞”。意为通过内在诱导(钩)和外在赞誉(飞)获取对方实情,进而实施控制。

  2. 字义解析

    • 钩:象征用钩子“抓住”对方弱点或真实意图;
    • 箝:指通过夹持手段限制对方行动自由。
  3. 策略内涵
    属于纵横家权谋术,分两阶段操作:

    • 钩探阶段:通过言语诱导或情感共鸣,使对方主动暴露真实想法;
    • 箝制阶段:利用已掌握的信息反向制约对方,使其无法脱离掌控。
  4. 应用场景
    多用于古代政治外交、军事策略,现代可引申为谈判技巧或心理博弈,但需注意伦理边界。

钩箝本质是一种信息操控术,强调通过获取关键信息实现对他人的隐性控制。其思想体系在《鬼谷子》中形成完整方法论,成为古代谋略文化的重要组成。

别人正在浏览...

柏子高半人班主禀赡博壶簿录厕列插头车笠之盟蛏干伧儜蚩吻窗槅传球翠虚大飨丁当丁肇中二指凫鹥傅重购私闺英闱秀果布过望洪赫槐火画片笳管僭妄节遇济济楚楚纠驳糺军酒气厩闲隽功空头宣敕愧惮苦笑楞小子呤呤俚语隆隆乱世迷雾佩瑱瞟眼铺卒荏染容匿寿夭水狐调和阴阳同义语吞灭闻奏午时象床销声敛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