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突出的功勋。 宋 陆游 《南唐书·朱元传论》:“ 朱元 取两州於 周 兵将遯之时,固未为雋功。” 宋 岳珂 《桯史·成都贡院》:“以为 乾德 平僭伪,虽鑾舆不亲幸,而耆定一方,实为雋功。”《宋史·游师雄传》:“ 洮州 之役,可谓雋功,但恨赏太薄耳。”
(2).功勋特出者。《宋史·礼志八》:“ 陈汤 、 傅介子 、 冯奉世 、 班超 之流,皆为 有汉 之雋功。”
“隽功”是一个汉语词汇,其含义和用法可通过以下方面综合解释:
多用于历史评价或文学作品中,形容个人或事件在特定历史背景下的卓越贡献。例如:“洮州之役,可谓隽功,但恨赏太薄耳”(《宋史·游师雄传》)。
如需进一步了解,可参考《南唐书》《宋史》等文献,或查阅汉典、查字典等工具书。
《隽功》一词是一个汉字词语,意思是指出色的功绩、杰出的成就。它蕴含着积极向上、卓越过人的意味。
《隽功》的部首是“隹”(zhui)。
它的笔画总数是13画。
《隽功》一词的来源比较古老,最早出现在《诗经·大雅·土曜》中的一句诗:“日居月行,若出隽办。”这里的“隽办”指的就是出色的功办。后来逐渐演化为现代汉字中的“隽功”。
《隽功》的繁体字是「雋功」。
在古代汉字写法中,随着时代的变迁,我们可以看到《隽功》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写法也有所调整。比如,在古代的甲骨文中,它的形状更加象征着出色的成就。
1. 他在工作中展现出了隽功,得到了上司的高度认可。
2. 这位艺术家凭借其隽功的作品,赢得了国际艺术界的赞誉。
3. 隽功不仅需要才华和努力,更需要坚定的信念和不懈的努力。
1. 隽才:出色的才能,指具有非凡才智的人。
2. 隽永:永久流传,指作品或事物由于独特魅力而永不消失。
3. 隽誉:卓越的声誉,指因为杰出的成就而广受赞誉。
近义词:英勇、卓越、出色。
反义词:平庸、失败、无所成就。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