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肇中的意思、丁肇中的详细解释
丁肇中的解释
丁肇中(1936- ) : 美籍华裔物理学家。生于美国。密歇根大学博士。马萨诸塞理工学院教授。美国全国科学院院士。*********外籍院士。从事高能物理、γ辐射与物质相互作用的研究。1974年与他人各自独立发现j/χ粒子,为此与里希特
6*共获1976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词语分解
- 丁的解释 丁 ī 天干的第四位,用于作顺序第四的代称:丁是丁,卯是卯。 成年男子。 人口。 从事某种劳动的人:园丁。 丁 ē 〔丁丁〕象声词,形容伐木、下棋、弹琴的声音。 笔画数:; 部首:一; 笔顺编号:
关注词典网微信公众号:词典网,回复:丁肇中汉语 快速查询。
网络扩展解释
丁肇中是美籍华裔物理学家,其名字含义及人物背景可综合以下信息解释:
一、人物简介
丁肇中(Samuel C.C. Ting)1936年1月27日生于美国密歇根州安阿伯,祖籍中国山东省日照市。他在台湾接受中学教育,后赴美深造,1956年进入密歇根大学,1962年获物理学博士学位,后任麻省理工学院教授、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等职。
二、主要成就与贡献
-
发现J/ψ粒子
1974年,丁肇中领导的实验小组独立发现了新型重基本粒子——J粒子(因与汉字“丁”形似而命名)。与此同时,美国科学家里希特发现了同一粒子并命名为ψ粒子,最终学界将其统称为J/ψ粒子。这一发现证明了粲夸克的存在,完善了夸克模型,推动了粒子物理学的发展,因此他与里希特共同获得1976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
后续研究
他还领导了胶子喷注实验(1979年)、三代中微子种类研究(1989年),以及AMS实验(1994年起),致力于探索反物质和暗物质。
三、学术影响与荣誉
- 粒子物理学领域:J/ψ粒子的发现被称为“11月革命”,是20世纪物理学重大突破之一。
- 荣誉头衔: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并获得洛仑兹奖、特卡斯佩里科学奖等。
四、其他贡献
他重视科学教育,曾撰写《应有格物致知精神》等文章,强调实验精神在科研中的重要性,并以“喜欢提问”的治学态度闻名。
如需更完整信息,可参考权威科学传记或诺贝尔奖官网相关条目。
网络扩展解释二
丁肇中,这个词起源于中国人名,用来指代中国科学家丁肇中先生。这个词的拆分部首是丁和肇,丁是一个常用的汉字部首,表示“人”的意思,肇是另一个常用的汉字部首,表示“起”或“创”的意思。丁肇中这个词的笔画数目一共有11画。
丁肇中这个词的来源是该名字的拼音,用来指代这位科学家的姓名。在繁体字中,丁肇中的写法并没有太大的变化。
古时候汉字对丁肇中这个词的写法并没有特别记录下来,因为这是一个当代人名,现代汉字的规范写法适用于丁肇中这个词。
以下是一个例句:
- 丁肇中是一位杰出的科学家。
丁肇中这个词的组词:
- 丁肇中先生
- 丁肇中研究所
丁肇中这个词的近义词和反义词目前没有特定的对应词语,因为这是一个人名,没有具体的同义词和反义词与之对应。
希望以上信息能够满足你的需求!如有其他问题,请随时告诉我。
别人正在浏览...
闇眇本房步步娇惨祸苌楚赤株春岑春雨如油出圈儿猝尔打草蛇惊大方之家大吉大利地着二项式放大镜方舟服软荴蔬干化感寤顾闳中锢禁孤烛画艺惠口奸人劫路景迹人九死厄九头八尾堪布溘毙克贼老相识漏发鸣跸名牒拟话本宁死不屈拼客匹手浅春签疏三类山界稍秣摄空勝邪手帕姊妹铜阬痛坐透信穨云駃雨唾壶击碎潙汭午贯香椀綫团消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