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岣嵝的意思、岣嵝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岣嵝的解释

(1) [mountain peak]∶山巅

岣,岣嵝,山巅。——《广韵》

(2) [Goulou peak]∶中国湖南省衡山的七十二峰之一,高1300米

详细解释

衡山 七十二峰之一,在 湖南省 衡阳市 北。为 衡山 主峰,故 衡山 又名 岣嶁山 。古代传说, 禹 曾在此得金简玉书。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湘水》:“ 芙蓉峰 ……《山经》谓之 岣嶁 ,为南岳也。” 唐 柳宗元 《零陵春望》诗:“日晴 瀟湘 渚,云断 岣嶁 岑。” 鲁迅 《汉文学史纲要》第一篇:“ 虞 夏 书契,今不可见。 岣嶁 禹 书,伪造不足论。”参见“ 岣嶁碑 ”。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岣嵝是汉语中具有双重含义的复合词,其释义可从自然地理与文学意象两个维度解析:

一、山体专指 特指南岳衡山的主峰,海拔1300.2米,古称「天柱峰」。《汉语大词典》记载:「岣嵝,衡山主峰名」,唐代韩愈《岣嵝山》诗云「岣嵝山尖神禹碑」即指此山。该峰因存有「禹王碑」摩崖石刻闻名,清代《金石萃编》考证其石刻为古代祭祀山川的遗迹。

二、形态描述 形容山势险峻层叠之貌,《辞海》释为「山巅峻耸貌」。北宋《太平寰宇记》载「岣嵝叠嶂」描述湘中地貌,清代方志《南岳志》用「岣嵝云深」表现山峦隐现的意境。此用法常见于山水文学,如明代徐霞客游记中「望岣嵝之苍茫」的写景手法。

注:本文释义参考自《汉语大词典》(商务印书馆,2012年修订版)、《金石萃编》(中华书局,1985年影印本)、《辞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19年第7版)、《太平寰宇记》(中华书局,2007年点校本)、《南岳志》(岳麓书社,2008年整理本)。

网络扩展解释

“岣嵝”一词的具体解释如下:

  1. 读音与字义

    • 拼音为ɡǒu lǒu,是汉语中对特定山体形态或地名的称呼。两字均含“山”部,组合后多用于形容山势高峻或指代具体山峰。
  2. 地理指代

    • 特指南岳衡山的岣嵝峰,位于湖南省境内。此峰因刻有“岣嵝碑”而闻名,该碑相传为夏禹治水功绩的纪念,故又名“禹王碑”“大禹功德碑”。
  3. 历史背景

    • 岣嵝碑最早见于东汉文献《湘中记》《吴越春秋》,后《水经注》等古籍均有记载。碑文字形独特,似篆书又似符箓,内容据传为大禹所撰,但现代考证认为系后人伪托。
  4. 文化意义

    • 作为古代文化符号,岣嵝碑承载了华夏民族对先王治水的历史记忆。其摹刻版本分布于昆明、成都、西安等多地,足见影响力。2007年原碑在衡山重新发现,现为湖南省重点文物保护对象。

扩展补充
“岣嵝”一词的使用几乎专属于这座山峰及相关碑刻,未见于其他常见语境。其特殊性使其成为研究中国古代山岳崇拜、金石文字的重要载体。

别人正在浏览...

拔高报考被卧鼈爪层霄朝彦赤卒刺人从吏邨店单文孤证短蓑飞礮风条佛狸祠贡舶固且寒妇缓死解疑释惑鸡肋镜流就款继踪可敦枯烂菱盖凌诟緑白漫郎弥留谋道作舍蠰谿凝虚批敕贫乐强豪秦嬴却避扫掩舍声能升侑竖刁舜日尧天说乐挑得篮里便是菜亭渟通才练识狪狪童奚土歌土舍危怖慰辑沃沃五辞纤曲销魂夺魄笑模笑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