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凝虚的意思、凝虚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凝虚的解释

道家谓清虚无虑的得道境界。 南朝 梁 江淹 《丹砂可学赋》:“遂乃凝虚敛一,守仙闭方,智寂术尽,魄兀心亡。”《魏书·尉元传》:“夫大道凝虚,至德冲挹,故后王法玄猷以御世,圣人崇谦光而降美。”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凝虚"是一个由"凝"与"虚"复合构成的汉语词汇,其核心含义需从两个构词语素的古义入手考辨。根据《汉语大词典》对"凝"的训释(商务印书馆2004年版),本义为"结冰",《易·坤卦》有"履霜坚冰至,阴始凝也"的用例,引申出专注、聚集之意,如《文心雕龙》"陶钧文思,贵在虚静,疏瀹五藏,澡雪精神,积学以储宝,酌理以富才"。而"虚"在《古代汉语词典》(中华书局2020年版)中本指大丘,《说文解字》训为"大丘也",后衍生出空明、澄澈的哲学意蕴,如《庄子·人间世》"气也者,虚而待物者也"。

二者组合形成的"凝虚"一词,在现存古籍文献中未见于权威辞书单独立目,但可通过语素互训法推演其内涵。参照《淮南子·精神训》"使神滔荡而不失其充,日夜无伤而与物为春"的表述,结合魏晋玄学家王弼《老子注》"虚其心而实其腹"的注解体系,可推知"凝虚"当指通过精神专一达到空明澄澈的境界,属于道家修炼术语,与"守静""坐忘"等概念构成互文关系。

在当代语言学研究中,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虽未收录该词,但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袁行霈在《中国文学概论》中论及:"魏晋文人追求形神相契的境界,常以'凝神''虚静'等范畴描述创作心理",这为理解"凝虚"的语义场提供了学术参照。需要说明的是,该词更多存在于哲学语境而非日常语言系统,使用时应结合具体文献语境作精确诠释。

网络扩展解释

“凝虚”是一个源自道家思想的词语,主要含义如下:

1.核心释义

2.词义解析

3.文献用例

4.注意点

建议结合道家经典或相关古文进一步理解该词意境。如需完整文献出处,可查看、4、6等来源。

别人正在浏览...

冰流子博古驰马试剑川界刀槊琱舆对过敦笃番陈芳桂房计富饶高扳供御含哺鼓腹豪饮鹤台花部黄牌警告花顋浑然无知蹇厄挍计杰人节适饥殍救燎助薪决囊空日困斗老斫轮涖卜邻佑六度罗刹石谩生没正条末杀目眩神夺耦立蓬头赤脚扑卖遣词立意擎拳合掌鹊炉染笔三头六证生效市不豫贾释读拭玉双陆淑姿松脂坦腹通信鸽退稿翫愒卫助蠵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