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勾补的意思、勾补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勾补的解释

征调或拘捕以作补充。《元典章·台纲一·台察咨禀等事》:“又据臺椽按察司书吏奏,差人等选择通晓法理,有行止不作过犯之人勾补,毋得捏合。” 明 唐顺之 《条陈蓟镇补兵足食事宜》:“一,专责任以严勾补。”《明史·陶安传》:“子 晟 , 洪武 中为 浙江 按察使,以贪贿诛。其兄 昱 亦坐死,发家属四十餘人为军。后死亡且尽,所司復至 晟 家勾补。”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勾补”是汉语中的复合动词,其核心含义可追溯至古代行政与军事制度。根据《汉语大词典》释义,“勾”有勾取、征调之意,“补”为补充、填补,合指通过官方程序调取人员或物资以弥补空缺。

该词在具体语境中表现为两种含义:其一,指官府按户籍名册勾选丁壮填补军役或劳役缺额,如《明史·兵志》载“凡军卫勾补,必验其户贯”;其二,引申为对缺损事物进行系统性的补充调整,清代黄六鸿《福惠全书》中“仓库亏空,须勾补明细”即属此类用法。

在词性特征上,“勾补”属及物动词,多用于公文语境,现代汉语中已较少使用,但在研究历史文献时仍具重要语义价值。其近义词包括“征补”“充补”等,均强调通过官方行为完成人员或物资补充。

网络扩展解释

“勾补”是一个汉语词汇,主要出现在古代文献和特定历史语境中,以下是其详细解释:

一、基本释义

勾补(gōu bǔ)指征调或拘捕以补充人员或物资,常见于古代法律、行政或军事场景中,强调通过强制手段填补空缺或不足。

二、详细释义

  1. 核心含义
    由“勾”(征调、拘捕)和“补”(补充)组合而成,表示通过官方手段强制征召或抓捕人员来补充需求,如兵役、劳役或物资短缺等。

  2. 历史背景
    该词多见于元、明时期的法典和文书。例如:

    • 《元典章·台纲一》提到“勾补”需选择通晓法理之人,避免滥用职权;
    • 《明史·陶安传》记载因贪污案件牵连,家属被“勾补”为军户,体现其强制性和连带责任。

三、使用场景

四、补充说明

部分资料(如)提到“勾补”有“修补补救”的引申义,但此用法缺乏广泛文献支持,建议以主流解释为准。

如需进一步了解,可参考《元典章》《明史》等古籍原文,或查阅汉典、沪江词典等权威工具书。

别人正在浏览...

挨匝百千般鞴靫本命敝坏卜尹苍霞操觚染翰操剌常员翠云翘锋驲符卪浮爵该是鳏对官役规橅黑溜溜机舂界壤絶代拒付侃乐拷囚连偶梨饤坐淩物林网骊色吏役隆热漏斗貌堂堂排满品齐劈心坡仙堑坎牵绵谴问俏生生轻果檠括取资儒科折支失心疯受禅苏菜速锐挑达洟涕题字文官花文望咸感小除夕下旬斜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