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露锋的意思、露锋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露锋的解释

露锋: 又称“出锋”。指点画开头或结尾处笔的尖锋显露于外。

清冯班<<钝吟书要>>称:“出锋者,末锐不收”。

如起笔时不逆锋,笔尖顺点画方向落纸然后顺向而行,叫起笔出锋;有些撇,捺,钩的收笔处笔锋顺势向终点送出并提锋离纸,叫收笔出锋。出锋可以体现点画间和字与字间的呼应,承接关系,能产生“精神外露,风采焕发有神”(清蒋和《笔法精解》) 的效果。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露锋,在汉语中是一个具有特定内涵的词汇,尤其在书法艺术领域有着核心地位。其含义可从以下几个层面进行详细阐释:

  1. 基本释义:显露锋芒

    • 这是“露锋”最直接的字面意思。“露”指显露、暴露,“锋”指刀剑等兵器的锐利部分或尖端,引申为锐气、锋芒。因此,“露锋”指将锐利的锋芒显露在外,不加掩饰。常用于形容人的性格、言辞或行为直接、外露、有锐气,不隐藏自己的才能或观点。例如:“他为人处世喜欢露锋,从不拐弯抹角。”
    • 来源参考: 《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对“锋”的解释包含“比喻显露出来的才干或锐气”,这为“露锋”的比喻义提供了基础依据。
  2. 书法技法:起笔收笔的笔法

    • 在书法艺术中,“露锋”是一种至关重要的笔法术语,与“藏锋”相对。
    • 具体含义: 指在书写笔画时,笔锋(毛笔尖端的聚锋部分)在起笔或收笔处直接显露在外,不作任何回旋或顿挫以隐藏笔尖的痕迹。起笔时,笔尖顺势直接落纸,形成尖锐或方折的形态;收笔时,笔锋直接离纸,不做回锋动作,笔迹末端常呈尖锐或出锋状。
    • 艺术效果: 露锋笔法能产生利落、爽快、精神外耀、锋芒毕露 的视觉效果。它使笔画的开端和结尾清晰可见,形态分明,给人以果断、明快、劲健之感。常用于楷书(如柳体、欧体的某些笔画)、行书、草书中,以增加笔势的连贯性和动态感。
    • 来源参考: 《中国书法大辞典》等专业书法工具书对“露锋”作为笔法有详细定义和阐述,是理解其书法含义的权威依据。
  3. 引申与文化内涵:

    • 由书法技法引申,“露锋”也常用来比喻直率、不掩饰、才华外显 的性格或处事风格。这与“藏锋”(韬光养晦、含蓄内敛)形成鲜明对比。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两者常被视为互补的处世哲学或艺术表现手法,各有其价值和应用场景。
    • 来源参考: 中国传统文化典籍和文艺评论中常将书法笔法术语用于品评人物或文章风格,如古人论及文章风格有“露锋棱”之说。

总结来说,“露锋”一词的核心含义是“显露锋芒”。它既指人或事物直接展现锐气的外在表现,更是中国书法中一种通过起收笔显露笔尖痕迹以追求特定艺术效果的经典笔法,体现了直率、劲健的美学追求。

网络扩展解释

露锋是书法中的一种基本笔法,指笔锋在点画的起笔或收笔时外露的技法,与“藏锋”形成对比。以下是详细解释:

一、定义与技法特点

  1. 基本概念
    露锋指书写时笔锋直接外露于笔画之外,起笔不逆入、收笔不回锋。例如横画起笔时侧锋切入,或撇、捺收笔时顺势出锋,形成尖锐的笔触。

  2. 技法特征

    • 起收笔外露:起笔不藏锋,收笔不顿挫回锋,锋芒清晰可见。
    • 以侧锋为主:起笔时笔尖侧向切入纸面,线条棱角分明,显得灵动飘逸。
    • 视觉效果:笔画轻盈洒脱,具有“露锋以纵其神”的意趣。

二、应用与注意事项

  1. 适用场景

    • 行书、草书中广泛使用,增强流畅感和节奏感。
    • 楷书中局部使用(如撇、捺、钩),避免整体过于沉闷。
  2. 需平衡藏露
    若过度使用露锋,易显轻浮单薄,需与藏锋结合。清代宋曹提出“藏锋以包其气,露锋以纵其神”,强调二者相辅相成。

三、与藏锋的对比

对比项 露锋 藏锋
起收笔 锋芒外露,无逆入回锋 逆入回锋,笔锋内藏
线条效果 锐利、飘逸 浑厚、含蓄
典型应用 行草书、笔画末端 篆隶、楷书主体笔画

露锋通过外露笔锋增强作品的灵动性,但需根据书体和章法需求,与藏锋搭配使用,以达到刚柔并济的效果。

别人正在浏览...

安绥八行书摆队白细胞兵目不恰好不系材德兼备察渊鱼瘁貌大轴子刁风拐月幡布废放飞镜飞炧封笔割爱见遗公袭龟河绲殽寒歌汗垢皓首昏醉假授界程借榻金英计穷力诎酒言酒语峻烈开衿康哉之歌空函録像緑帽儿媢嫉毛犀眉清目朗民义捻神捻鬼泥水匠蓬茆泼皮赖肉破体书千难万苦千状万态起云取暖区区将将仁仁诗牌尸寝疏迟水囊四件通幽洞微托熟突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