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供献的意思、供献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供献的解释

(1) [contribute]∶供奉;奉献

(2) [offerings] 〈方〉∶供品

菜案上摆着酒肉,大半是祭神用的供献

详细解释

(1).供奉;奉献。 宋 陶穀 《清异录·圣杨花》:“吴僧 梵川 誓愿燃顶供养 双林 傅大士 ,自往 蒙顶 结菴种茶,凡三年,味方全美,得絶佳者……持归供献。”《水浒传》第九十回:“我师不纳,可令库司办斋,供献本寺僧众。”《儿女英雄传》第二一回:“甚至有一蒲包炉食餑餑……也都来供献供献,磕个头的。” 许地山 《黄昏后》:“你若常常到她面前,用你底孝心、你底诚意供献给她,日子久子,她心喜欢让你见着她底容貌。”

(2).指供品。 清 潘荣陛 《帝京岁时纪胜·十二月·岁暮杂务》:“调羹饭,治祭品,摆供献,雕茶果。” 贺敬之 丁毅 《白毛女》第四幕第一场:“穿的是破布烂草不遮身,吃的是庙里的供献,山上的野果。”

(3).牺牲品。 鲁迅 《坟·文化偏至论》:“救国是图,不惜以个人为供献。”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供献在汉语中主要有两层核心含义,需结合具体语境理解:

  1. 祭祀或仪式中的供奉

    指以物品、行为表达敬意或信仰,多用于宗教、民俗场景。例如《现代汉语词典》定义为“向神佛或祖先进献祭品”,如“供献三牲”。这一用法可追溯至《礼记·曲礼》中“陈其牺牲,备其鼎俎”的记载,体现古代礼仪文化中对神灵的敬畏。

  2. 主动付出资源或心力

    现代汉语中延伸为个人或群体对社会、集体的奉献行为。《汉语大词典》释义为“为公共事业提供财物或力量”,如“供献毕生积蓄用于救灾”。此含义与“贡献”存在交叉,但“供献”更强调具体实物的给予,而“贡献”涵盖精神、物质等多维度付出。

词源与规范用法

据《古汉语常用字字典》考证,“供”本义为供给,“献”指进奉,二字组合后强化了“恭敬呈送”的语义色彩。当前语言规范中,“供献”与“贡献”宜根据场景区分使用:涉及祭祀、仪式时首选“供献”;表达抽象奉献时宜用“贡献”。

网络扩展解释

“供献”是一个多义词,其含义根据语境有所不同,以下是详细解释:

一、基本释义

  1. 供奉、奉献
    指向神明、祖先或尊崇对象呈献物品,表达敬意或虔诚。例如:“持归供献”(宋·陶穀《清异录·圣杨花》),表示将珍贵物品献给信仰对象。
    引申义也可指为集体或他人付出努力,如“为自由软件作出供献”。

  2. 供品
    特指祭祀或仪式中使用的物品,如酒肉、茶果等。例如:“祭神用的供献”(),或《白毛女》中提到的“庙里的供献”。

  3. 牺牲品(较少用)
    比喻被迫付出的事物或人,如鲁迅所言“以个人为供献”(),多用于文学或批判性语境。


二、用法与示例


三、补充说明

如需进一步考证古典文献中的用法,可参考《水浒传》《清异录》等来源。

别人正在浏览...

霭峰砭剥便假若边燧秉钧当轴不携才惠偿付床榻出岫答诏殿虎镀层芳缄蜚红忿速覆冒甘腊悔改肩担戏讦谏警备区婪官狼牙箭劳窘梁潁啰唆茂德没産孟津蓂灵墨池记难心丸内声骈化偏美批量嗛志契臂清胄琼林七伤求灶头不如告灶尾齐踪三冗杉鷄圣境深重使促狭十二门属咏挞戮未来问天买卦吴拨四五推乌贼契无准拟细棉布心服口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