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保训的意思、保训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保训的解释

护育教导。《后汉书·班彪传》:“及至 中宗 ,亦令 刘向 、 王褒 、 萧望之 、 周堪 之徒,以文章儒学保训东宫以下,莫不崇简其人,就成德器。”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保训”是汉语中较为古雅的复合词,其核心含义可从字源及典籍用例两方面解析:

一、字义拆解 “保”本义为“背负幼儿”,《说文解字》释为“养也”,引申为保护、保持;“训”在《尔雅·释诂》中与“教”互训,指系统的教诲引导。二字组合后,“保”侧重维护传承,“训”强调规范教导,形成守护与教化并重的内涵。

二、典籍语境 《尚书·周书》有“保训文武之光烈”句,孔颖达疏证时指出:“保,守也;训,教也。言守文王武王之光明”,此处特指对先王德政的传承。汉代郑玄注《礼记》时,将“保训”与礼法制度维系相关联,强调通过规范教导实现秩序维护。

三、现代语义延展 《汉语大词典》收录该词时标注为书面语,释义包含两维度:1. 保护并训导,如“保训子弟以礼法”;2. 特指古代帝王对继承者的政教嘱托,如《逸周书》所载保训文献。现代使用多取第一义项,常见于涉及文化遗产保护或传统教育的专业论述中。

网络扩展解释

“保训”是一个汉语词汇,其含义和用法可综合如下:

一、基本含义

“保训”由“保”(保护、维护)和“训”(教导、训诫)组成,核心含义为护育教导,强调通过保护与教育相结合的方式培养人才或传承理念。

二、出处与古代用法

该词最早见于《后汉书·班彪传》,记载东汉时期以儒学教导东宫(太子)的典故:“以文章儒学保训东宫以下,莫不崇简其人,就成德器。”。此处“保训”特指对皇室继承人的德行与学识培养。

三、现代应用

现代语境中,“保训”多用于特定机构名称,如台湾地区的“公务员保训会”(公务员保障暨培训委员会),负责公职人员的培训与权益保障。

四、学术讨论

清华简《保训》篇的出土引发学界对“中”概念的探讨,部分学者认为文中“保训”蕴含“中庸”“中和”等儒家思想,强调平衡与公正的治理理念。

“保训”一词兼具历史深度与现代实用性,既反映古代教育传统,也延伸至现代行政体系。如需进一步了解清华简相关内容,可参考《保训》字词考释文献。

别人正在浏览...

爱吃枣儿汤白门楼八舍备位鄙识残军败将池中物喘喝躭思大絃颠搭定轨犯患负德背义该广搞鬼浑浑沉沉活东火山骄逞教职颊顋迦维罗卫结揽浸渐九会眷寄眷想骏力昆仑墟乐洋洋鍊炭令材留牍柳宿龙虎营龙武军买路钱猫噬鹦鹉棉袜楠竹蚍蚁乾巴利脆繦葆耆长丘赋趋炎赶热阮巷丧精删缉山泥特色土包子吐翕文件无楗下拜祥荚小阿哥